[發明專利]一種測定全血降鈣素原的免疫比濁方法學試劑盒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80151.5 | 申請日: | 2020-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5603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賈引軍;金君玉;趙年福;張輝;王明偉;吳一凡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德沃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74 | 分類號: | G01N33/74;G01N33/543 |
| 代理公司: | 蘇州新知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14 | 代理人: | 陳勐哲 |
| 地址: | 215123 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測定 降鈣素 免疫 法學 試劑盒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測定全血降鈣素原的免疫比濁方法學試劑盒,其包括R1試劑和R2試劑和降鈣素原校準品,R1試劑包括緩沖液、表面活性劑、穩定劑、增敏劑和防腐劑,R2試劑包括標記有降鈣素原抗體的乳膠微球顆粒、緩沖液、防腐劑和穩定劑,降鈣素原校準品包括降鈣素原蛋白、防腐劑、緩沖液和穩定劑。本發明的測定全血降鈣素原的免疫比濁方法學試劑盒,能直接將全血樣本加入到試劑盒中進行降鈣素原的定量檢測,不需要將全血樣本離心處理,分離出血清或血漿,既能夠降低設備成本,又能提高檢測的效率,而且本發明的試劑對全血樣本中紅細胞的抗干擾效果顯著,檢測的精度高,與采用血清或血漿進行檢測的方案相比,檢測值偏差小于10%。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學檢驗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測定全血降鈣素原的免疫比濁方法學試劑盒。
背景技術
降鈣素原(PCT)是由116個氨基酸組成的激素原,分子量大約為12.7kDa。健康人血中僅含有少量的PCT。當嚴重細菌、真菌、寄生蟲感染以及膿毒癥和多臟器功能衰竭時它在血漿中的水平升高,自身免疫、過敏和病毒感染時 PCT不會升高,局部有限的細菌感染、輕微的感染和慢性炎癥不會導致其升高。PCT反映了全身炎癥反應的活躍程度,PCT水平的升高出現在嚴重休克、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紊亂綜合征(MODS)。PCT(降鈣素原)是診斷和動態監控嚴重細菌性感染的一個高特異、高靈敏的檢測指標,優于現有輔助診斷感染類疾病的其他指標如白細胞分類計數和CRP等。 PCT對于感染性急、危重癥的快速診斷、動態監測和治療方案的制定預后判別等,有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
檢測PCT的實驗室方法有很多,不僅可以定性,亦可以定量。常用的方法有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放射免疫學分析法、雙抗夾心免疫化學發光法 (ILMA)、膠體金比色法、透射免疫濁度法。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是將抗體定向偶聯在膠乳表面,待檢驗的血液樣本中的降鈣素原與試劑中的抗體特異性結合,形成抗原抗體免疫復合物,使乳膠微球的交聯度發生改變,從而使反應體系的濁度發生變化,膠乳試劑可以特異的增大該濁度變化,增大試劑的靈敏度,該濁度變化的高低與樣本中降鈣素原的含量成正相關。配套儀器能夠通過6點定標曲線來計算樣本中降鈣素原(PCT)的含量。
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技術在近幾年有了很大的提升發展,從最開始的低靈敏度項目一直發展到現在的高敏乳膠增強比濁試劑,很多技術細節都在成熟,體外診斷試劑的性能高度依賴于生物原材料,目前國內做抗原、抗體的水平都在不斷的向國際水平靠近,有些原料的制作水平已經超過國際水平。
現有技術中,采用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檢測降鈣素原(PCT),其缺點在于無法對全血樣本直接進行降鈣素原的檢測,需要先進行離心處理,在全血樣本中分離出血清或者分離成血漿,因而需要購置相應的離心設備,并消耗一定的離心處理時間,成本更高,且效率低,因而需要對其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背景技術中所述的現有技術中無法對全血樣本直接進行降鈣素原檢測,需要分離出血清或血漿,導致設備成本高,檢測效率低等問題,提供一種能夠解決前述問題的測定全血降鈣素原的免疫比濁方法學試劑盒。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測定全血降鈣素原的免疫比濁方法學試劑盒,其包括R1試劑和R2試劑和降鈣素原校準品,R1試劑包括緩沖液、表面活性劑、穩定劑和防腐劑,R2試劑包括標記有降鈣素原抗體的乳膠微球顆粒、緩沖液、防腐劑和穩定劑,降鈣素原校準品包括降鈣素原蛋白、防腐劑、緩沖液和穩定劑。
進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R1試劑中,緩沖液為2-(N-嗎啉)乙磺酸(簡稱為MES緩沖液)和4-羥乙基哌嗪乙磺酸(簡稱為HEPES緩沖液),表面活性劑為吐溫-20、吐溫-80、brij35中的一種或幾種,穩定劑為牛血清蛋白 (BSA)、無機鹽、金屬絡合劑、表面活性劑、抗氧化劑中的一種或者幾種,防腐劑為抗菌肽、甲基氯異噻唑啉酮、甲基異噻唑啉酮或者多聚賴氨酸中的一種或者幾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德沃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德沃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8015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