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檢測POF吹膜共擠模頭出料管材的層厚度偏差及分布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78954.7 | 申請日: | 2020-03-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5946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01 |
| 發明(設計)人: | 田心平;賴新民;賴建民;黃永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聚銀塑料包裝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8/92 | 分類號: | B29C48/92;B29C48/09;B29C48/18;B29K23/00;B29L2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光明新***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檢測 pof 吹膜共擠模頭出料 管材 厚度 偏差 分布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檢測POF吹膜共擠模頭出料管材的層厚度偏差及分布情況的方法,包括:步驟1:制作未雙向拉伸的管材;步驟2:將所述未雙向拉伸的管材與模頭實際對應的位置做好標識,標明其對應關系;步驟3:將所述管材沿縱向和橫向均分成若干長條狀小塊;步驟4:將長條狀小塊加熱后取出;步驟5:將每一所述長條狀小塊剝出上表層PP、內芯層PE和下表層PP,稱取每層的質量并做好記錄,通過雷達圖得到上表層PP和下表層PP模頭分布的模擬圖形。本發明可以反映出模頭出料分布的狀況,對模頭的設計、保養和維修,產品的后期調試和研發具有明顯的指導意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多層POF聚烯烴薄膜共擠模頭出料管管材及管材層厚度及分布情況的檢測方法及數據處理領域。
背景技術
聚烯烴熱收縮薄膜(POF)一般采用PP和PE共擠復合制成,同時包含了聚乙烯和聚丙烯的優點,且性能又優于聚乙烯膜和聚丙烯膜,如具有高透明、耐低溫、高強度、耐揉搓的綜合性能。POF薄膜廣泛地用于工業和零售業各種產品如食品、化妝品、藥品、及電子產的捆扎和包裝應用。POF薄膜一般為3-5層共擠出結構,雙向拉伸工藝主要由以下工序組成: 配料混料、擠出機擠出,通過共擠模頭擠出成為管坯,管坯驟冷,經牽引進長發熱筒預熱, 在大發熱筒內吹脹,熱定型、冷卻、收卷、分切和入庫。
現有技術中,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對收縮膜的包裝效果和包裝速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收縮膜的厚薄偏差越小,收縮效果越好,封口破損率越低,合格品越高。反之,厚薄偏差越大,收縮效果差,封口和薄膜破損率越高,不良品增加,嚴重時造成生產停機,對包裝速度產生很大影響。薄膜厚薄在生產過程中的偏差以及穩定性與很多因素有關,比如擠出管材中PE和PP的層厚度偏差及分布、加工溫度的高低、材料的塑化情況以及分子量分布情況等,其中擠出管材中PE和PP的層厚度偏差及分布情況的研究很少見,PE和PP在擠出管材中的層厚度偏差越大,多層薄膜厚薄越不穩定,生產過程中調機所浪費的時間和材料就會越多,生產中出現的不良品也會越多。PE和PP在擠出管材中的層厚度偏差與共擠模頭結構、流道設計本身也存在一定關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檢測方法,其目的在于檢測經共擠模頭共擠成型的管材的層厚度偏差及分布情況,減少生產中出現的不良品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
一種檢測POF吹膜共擠模頭出料管材的層厚度偏差及分布情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制作未雙向拉伸的管材:所述管材的上表層PP、內芯層PE及下表層PP分別通過三臺擠出機,并經過三層共擠模頭擠出管坯,對管坯冷卻成型處理后得到;
步驟2:將所述未雙向拉伸的管材與模頭實際對應的位置做好標識,其對應關系為:所述管材正面左邊對應模頭左邊,管材正面右邊對應模頭右邊,管材正面中間對應模頭前面,管材反面中間對應模頭前面;
步驟3:將所述管材沿縱向相同間隔距離等分成若干小段,再將所有所述若干小段沿橫向裁切成若干等份的同樣大小的長條狀小塊;
步驟4:將所述若干等份同樣大小的長條狀小塊放入加熱裝置加熱約5-10分鐘后取出;
步驟5:將每一所述長條狀小塊剝出上表層PP、內芯層PE和下表層PP,稱取每層的質量并做好記錄,通過雷達圖得到上表層PP和下表層PP模頭分布的模擬圖形。
進一步地:在步驟3中,所述縱向間隔距離至少為20mm;所述若干等份為12、24、32和48等份。
進一步地:在步驟4中,所述加熱裝置為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
進一步地:所述上表層PP及下表層PP均由如下的質量份數制備:
丙烯類共聚物 80~91份;
防粘連劑 4~6份;
爽滑劑 4~6份;
所述內芯層由如下的質量份數制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聚銀塑料包裝制品(深圳)有限公司,未經聚銀塑料包裝制品(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7895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