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熱管輸熱的核蒸汽供應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78618.2 | 申請日: | 2020-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4147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7 |
| 發明(設計)人: | 夏庚磊;李韌;彭敏俊;成守宇;朱海山;薛若軍;王航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21C15/257 | 分類號: | G21C15/257;G21D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 地址: | 150000 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熱管 蒸汽 供應 系統 | ||
1.一種基于熱管輸熱的核蒸汽供應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保護容器(4),所述保護容器(4)設置有下管板(12),形成第一密封腔體(19)和第二密封腔體(20),所述第二密封腔體(20)為密閉腔體;所述第一密封腔體(19)設置有堆芯(1),所述第二密封腔體(20)設置有蒸汽發生器(2);所述堆芯(1)與所述蒸汽發生器(2)之間設置有貫穿的熱管(3);所述熱管(3)分為蒸發段和冷凝段,所述熱管(3)在所述堆芯(1)內部分設定為蒸發段,所述熱管(3)在所述蒸汽發生器(2)內部分設定為冷凝段,所述熱管冷凝段外側設置有熱管導向傳熱管(13);所述熱管導向傳熱管(13)與所述下管板(12)密閉固定連接;
所述堆芯(1)內設置有金屬基體(7),所述金屬基體(7)設置于所述熱管蒸發段外側;所述金屬基體(7)內部設置有導向通道,所述導向通道內部設置有控制棒(6),所述控制棒(6)沿所述導向通道上下移動;所述金屬基體(7)內還設置有燃料元件(5),所述燃料元件(5)用于發生核裂變反應產生熱量;所述金屬基體(7)與保護容器(4)之間設置有反射層(8)和屏蔽層(9),所述反射層(8)包覆于所述金屬基體(7)外側,所述屏蔽層(9)包覆于所述反射層(8)外側;
所述堆芯(1)為快中子固體反應堆,所述燃料元件(5)為二氧化鈾或氮化鈾;所述燃料元件(5)插入所述金屬基體(7)內部;所述燃料元件(5)是棒狀、板狀或環形燃料元件中的一種;所述金屬基體(7)內設置有若干小孔通道,用于均勻間隔布置燃料元件(5)、控制棒(6)和熱管(3);
所述蒸汽發生器(2)內還設置有汽水分離裝置(14)和干燥器(15),所述汽水分離裝置(14)設置于所述熱管導向傳熱管(13)上側,所述干燥器(15)設置于所述汽水分離裝置(14)上側;所述蒸汽發生器(2)還包括給水接管(10)、蒸汽出口接管(11),所述給水接管(10)設置于所述蒸汽發生器(2)外側,所述蒸汽出口接管(11)設置于所述蒸汽發生器(2)頂部;
所述熱管(3)內部的工質為鈉或鉀堿金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核蒸汽供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熱管導向傳熱管(13)外表面設置有翅片(16),用于增強換熱能力。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核蒸汽供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發生器(2)內產生的兩相混合物經汽水分離裝置(14)和干燥器(15)后成為飽和度99%以上的飽和蒸汽,經蒸汽出口接管(11)排出。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熱管輸熱的核蒸汽供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熱管導向傳熱管(13)與所述熱管(3)對應設置,所述熱管導向傳熱管(13)的內徑大于所述熱管(3)的外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程大學,未經哈爾濱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78618.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涂料性能檢測裝置
- 下一篇:一種永磁同步電機無位置傳感器控制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