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鍋爐余熱高效回收利用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78357.4 | 申請日: | 2020-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953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30 |
| 發明(設計)人: | 王強;王洪剛;孫海杰;李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原四聯環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47/02 | 分類號: | B01D47/02;B01D47/06;B01D53/18;B01D53/14;F23J15/04;F23J15/06;F28D2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蘭鋒盛世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羅炳鋒 |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太原市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學***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鍋爐 余熱 高效 回收 利用 系統 | ||
1.一種鍋爐余熱高效回收利用系統,包括鍋爐設備(1),其特征在于:所述鍋爐設備(1)一側設置有熱回收罐體(2),所述熱回收罐體(2)內部頂端固定設置有第一分隔板(3),所述熱回收罐體(2)內部底端固定設置有第二分隔板(4),所述第一分隔板(3)與第二分隔板(4)中部之間固定設置有熱換筒(5),所述熱回收罐體(2)底部固定設置有預熱水罐(6),所述預熱水罐(6)頂部固定連通設置有熱換水筒(7),所述熱換水筒(7)貫穿第二分隔板(4)并與熱換筒(5)套接設置;
所述熱換筒(5)底端外側固定設置有煙氣管(8),所述第二分隔板(4)底端面固定設置有集氣罩(9),所述煙氣管(8)依次貫穿第二分隔板(4)和集氣罩(9),所述熱換筒(5)外部套設有冷卻套筒(10),所述集氣罩(9)頂部固定設置有通氣管(11),所述通氣管(11)貫穿第二分隔板(4)并插入熱換筒(5)與冷卻套筒(10)之間;
所述第一分隔板(3)頂部固定設置有噴淋管(12),所述噴淋管(12)底端面固定設置有水噴頭(13),所述水噴頭(13)輸出端朝向熱換筒(5)與冷卻套筒(10)頂端之間呈傾斜向下設置;
所述熱回收罐體(2)一側固定設置有蓄水箱(16),所述蓄水箱(16)底部與預熱水罐(6)底部之間固定連接有鍋爐水進管(17),所述熱換水筒(7)頂端與鍋爐設備(1)鍋爐水進端之間固定設置有鍋爐水出管(18),所述鍋爐水出管(18)中部固定設置有鍋爐水泵(19);
所述熱換水筒(7)表面固定設置有熱換葉(21),所述熱換葉(21)數量設置為八個,八個熱換葉(21)關于熱換水筒(7)中心線呈中心對稱設置,所述冷卻套筒(10)與熱換筒(5)之間通過固定桿(22)固定連接,所述噴淋管(12)呈環形設置,所述水噴頭(13)設置為霧化噴頭,所述水噴頭(13)數量設置為八個,八個水噴頭(13)關于噴淋管(12)軸心呈中心對稱設置,所述第二分隔板(4)表面開設有漏水孔(23);
所述熱回收罐體(2)底部一側固定設置有濾水管(24),所述濾水管(24)內部固定設置有過濾芯(25),所述濾水管(24)頂部固定設置有輸水泵(26),所述輸水泵(26)輸入端與濾水管(24)固定連通,所述輸水泵(26)輸出端與噴淋管(12)之間固定連接有噴淋進水管(2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鍋爐余熱高效回收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鍋爐設備(1)煙氣出口與熱換筒(5)頂端之間固定設置有煙氣進管(14),所述熱換水筒(7)頂端呈圓弧形設置,所述熱回收罐體(2)頂端一側固定設置有煙氣出管(15),所述煙氣出管(15)內端貫穿第一分隔板(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鍋爐余熱高效回收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熱回收罐體(2)底部盛裝水,所述預熱水罐(6)和集氣罩(9)底端均浸沒與液面以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鍋爐余熱高效回收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煙氣管(8)數量設置為四個,所述通氣管(11)數量設置為八個,四個煙氣管(8)和八個通氣管(11)均關于熱換筒(5)軸心線呈中心對稱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鍋爐余熱高效回收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16)底部固定設置有支撐架(20),所述支撐架(20)頂端高度高于熱換水筒(7)頂端設置,所述鍋爐水進管(17)一端固定設置有控制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原四聯環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太原四聯環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7835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