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治療阿爾茲海默病的治療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78171.9 | 申請日: | 2020-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1790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0 |
| 發明(設計)人: | 劉艷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龍生光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21/00 | 分類號: | A61M21/00;A61N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控智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19 | 代理人: | 馬肅 |
| 地址: | 528012 廣東省佛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治療 阿爾茲海默病 裝置 | ||
1.一種用于治療阿爾茲海默病的治療裝置,包括:采集模塊、控制模塊、刺激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塊,被構造成用于對腦電波進行采集;腦電波通過戴在頭部的所述采集模塊獲得,如果腦電波的類型不處于指定狀態,則通過外部刺激,誘導大腦進入指定狀態;所述控制模塊,被構造成用于接收來自所述采集模塊采集的相應數據,判斷使用者腦電波類型是否是處于指定狀態,如果不是,則觸發所述刺激模塊;
所述刺激模塊,被構造成用于制造外部刺激,促使腦電波進入指定狀態;所述刺激模塊包括第一發光單元、第二發光單元、以及發聲單元;其中,所述第一發光單元,被構造成用于放入耳孔中發出照向大腦受損區的第一治療光;所述第二發光單元,被構造成用于放入鼻孔中發出照向大腦受損區的第二治療光;所述發聲單元,被構造成用于向大腦受損區發出聲波;
所述控制模塊被配置為調節所述第一發光單元和所述第二發光單元的照射強度、波長,以及調節所述發聲單元的音調、響度;當大腦處于活躍狀態時,所述第一發光單元以及第二發光單元以40赫茲的頻閃發射治療光照向大腦受損區;當大腦處于平靜狀態時,所述第一發光單元以及第二發光單元發以10赫茲的頻閃發射治療光照向大腦受損區;有助于保持整體的精神協調以及心態平靜;
所述第一發光單元與所述發聲單元集合成一個發光耳塞組件中,均通過所述控制模塊控制連接;
所述發光耳塞包括耳塞本體及與所述耳塞本體配合的耳塞套,所述耳塞本體包括一呈柱狀具有貫穿內腔的殼體,其內腔壁上設置有所述發聲單元,所述發聲單元包括音圈以及振膜,所述殼體的內腔中部設置有所述第一發光單元,所述第一發光單元包括沿所述耳塞套到所述殼體的方向上依次設置于所述殼體內腔的反光螺紋透鏡、發光源、衍射收集螺紋反射膜,所述反光螺紋透鏡遠離所述發光源的一端上設置有反光收集反射鏡,所述發光源通過導線與電源連接,所述導線通過轉動結構連接于所述殼體的尾端,所述殼體具有用于所述導線轉動適配的避空位,所述導線位于所述殼體內的部分為硬質導線,所述振膜與所述衍射收集螺紋反射膜設置于一體,所述振膜與所述衍射收集螺紋反射膜的外周還設置有磁力結構;
所述第二發光單元包括:具有一開口端、內部形成有容置腔的彈性殼體,以及連接于所述開口端的卡持部;還包括容納于所述容置腔內的發光結構,以及可拆卸的連接于所述卡持部上的、連通外部空氣和所述容置腔的呼吸閥,于所述彈性殼體外周壁上形成有多個與所述容置腔相連通的通氣孔,位于所述容置腔的頂部的發光用通孔,所述發光結構包括外殼、連接于所述外殼上靠近所述發光用通孔一端的反光收集反射鏡、依次設置于所述外殼內腔中的反光螺紋透鏡、發光源、以及衍射收集螺紋反射膜,同時,所述卡持部上還連接有余光收集螺紋反射膜,并且通過余光收集螺紋反射膜將從通氣孔中損失的余光進行反射;
所述裝置還包括報警模塊,所述報警模塊被構造成用于根據所述控制模塊的控制命令發出警報。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治療阿爾茲海默病的治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報警模塊根據所述控制模塊發出的不同信號,做出聲音、振動及發光不同形式的或不同形式組合的警報信息;所述警報信息通過無線以點對點或者服務器中轉的方式傳送給其它各類終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龍生光啟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龍生光啟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78171.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給草坪打孔的智能無人機
- 下一篇:一種垃圾清運車防滲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