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秸稈還田條件下小麥赤霉病綜合防治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78110.2 | 申請日: | 2020-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1355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2 |
| 發明(設計)人: | 高波;王凱;李紅陽;孫星星;張俊喜;顧慧玲;馬晶晶;王凡;蔣穎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沿海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22/20 | 分類號: | A01G22/20;A01C1/06;A01G7/06;A01B7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400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秸稈 還田 條件下 小麥 赤霉病 綜合防治 方法 | ||
1.一種秸稈還田條件下小麥赤霉病綜合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栽培管理:播種前精細整地,深耕20-30cm,深埋秸稈,降低土表秸稈量,減少稻樁帶菌子囊殼的暴露,降低病菌來源;播種時采用精量半精量機條播,保證苗齊、勻、壯,同時配套溝渠,排澇降漬;氮磷鉀肥配合施用,控制氮肥施用量,確保田間不旺長,控制無效分蘗,每畝氮肥用量約為18kg,其中1/3在整地時施入作為基肥,1/4作為種肥,在播種過程中施在種子附近,其余作為追肥;磷肥和鉀肥每畝用量分別約為;5kg和6kg,均作為基肥一次性施入;栽培過程注意觀測其他病害的發生,對小麥紋枯病、白粉病、葉銹病和蚜蟲,及時防治以保證小麥的健康生長,提升植株的抗病能力;
(2)品種選擇,種植寧麥13、揚麥21、揚麥22、華麥7號或寧麥26對赤霉病抗性較好的品種;
(3)藥劑選擇和用藥時期:播種前選用4.8%苯甲·咯菌腈懸浮劑進行小麥拌種;赤霉病田間防治藥劑每畝選用27%戊唑·噻霉酮40g或25%氰烯菌酯SC150ml,輪換使用,以防止單一藥劑的長期施用而產生抗藥性;小麥齊穗揚花期在每年四月底至五月初,此時田間溫濕條件有利于稻茬小麥的發病,在抽穗盛期到揚花初期即揚花5%-10%用藥一次,每畝選用27%戊唑·噻霉酮40g噴防;間隔一周再次用藥,每畝選用25%氰烯菌酯SC150ml噴防,其后若遇陰雨天氣可在雨后及時施藥,同時觀察發病情況,并及時監測藥劑使用后的病菌抗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沿海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未經江蘇沿海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7811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中心聚熱式熱療加熱裝置
- 下一篇:一種耐磨鞋底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