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污染底泥環保清淤及資源化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78066.5 | 申請日: | 2020-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5358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朝輝;張澤;劉志強;黃仁亮;張景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新瑞美(天津)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劉朝輝;中科瑞美(天津)環境技術有限公司;中科慧城(天津)信息產業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1/143 | 分類號: | C02F11/143;C02F11/147;C02F11/14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東***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污染 環保 清淤 資源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污染底泥環保清淤及資源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處理后的水在現場覆土工防滲膜的水池中配制濃縮的底泥修復藥劑,并作為底泥水力清淤用的高壓水槍的水源噴向待清淤的污染底泥,使得清淤與施藥同步完成,進一步將所形成的含藥劑泥漿通過格柵和泥漿泵送入土工管袋中完成脫水干化固結,處理后的底泥可以作為景觀綠化用地的基礎、堤壩等資源化利用。該方法工藝簡單,便于操作,具有節能高效、成本經濟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江河、湖泊、水庫等水體污染環保治理和固體廢物循環利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污染底泥環保清淤及資源化的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地表水污染嚴重,根據《2014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全國423條主要河流、62座重點湖泊(水庫)的968個國控地表水監測斷面(點位)中,超過III類水質斷面占 36.9%,主要污染指標包括化學需氧量、總磷和五日生化需氧量。黃河流域40.3%的河水超 過III類水標準;淮河流域43.6%的河水超過III類水標準;海河流域60.9%的河水超過III 類水標準,其中海河劣V類水質斷面占37.5%。據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2016年18日召 開的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會議上公布的數據,目前全國295座地級及以上城市中,僅77 座城市沒有發現黑臭水體;其余218座城市中,共排查出黑臭水體1861個,其中河流1595 條,占85.7%;湖、塘266個,占14.3%。這些黑臭水體往往呈現氮、磷等超標的富營養化 和重金屬污染。水體污染源主要包括內源污染和外源污染,其中水體中污染底泥屬于內源污 染。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推進“美麗中國”和生態文明建設,為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 向往,全國上下對水體污染環保治理項目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取得了一定的環 保治理成效,但很多項目也存在水質達標驗收后,往往過不了1年-3年時間水體水質又會惡 化變差,究其原因在于治標不治本,沒有對內源污染——水體污染底泥進行妥善治理修復。
目前,在上述領域中已有某些專利技術可用于污染水體底泥環保治理,如,如公開號為CN01132079.6專利提出了治理城市及周邊河流的重金屬污泥的方法,即先建壩,再排水,填平淤泥,最后就地用尼龍薄膜隔離填埋的方法,該方法盡管施工簡單,但治理過程中容易造成淤泥擾動,從而引起重金屬二次污染,而且尼龍薄膜在施工過程中容易破損,造成重金屬污染淤泥的泄漏,起不到真正隔離防護的效果。公開號為CN200510095750.2專利提出采用充泥管袋實現城市水域淤泥的就地脫水,即通過疏浚設備將含水率約90%的淤泥直接泵送到管袋中,該方法設備一次性投資少,脫水主要借助于自重作用,但該方法沒有考慮到淤泥的絮凝調理以強化脫水效果,也未涉及污染底泥環境修復的方法。申請號為200520044977.X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減少泥沙擴散的環保疏浚絞刀頭裝置,通過密閉管路泵送泥漿也解決了二次污染問題,但未涉及疏浚泥漿脫水以及資源化等處理方法。公開號為CN101693590 A專利提出了一種針對重金屬污染淤泥的處理方法,將淤泥疏浚、重金屬穩定以及淤泥脫水減容相互結合在一起,盡管該方法可以保證淤泥疏浚和脫水過程不產生重金屬二次污染,設備一次性投資少,處理過程能耗低,處理后的淤泥重金屬浸出含量能夠滿足淤泥將來處置的要求,但其技術要求非常高,需要專業人員指導操作。但針對大量黑臭富營養化氮磷污染水體的底泥治理修復,如何找到一種工程上操作更為簡便、治理效果明顯、成本更為經濟的污染底泥修復治理方法仍是廣大環保產業工作人員所面臨的主要挑戰。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水體污染底泥治理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用于污染底泥環保清淤及資源化的方法,污染底泥的清淤不受清淤設備重量的限制,利用水力清淤方法將加藥和底泥清淤操作合并,不需要加藥設備設施和運營操作,大大節省了投資,同時將清淤后的底泥通過泥漿泵直接充入土工管袋進行高效脫水減容,脫水后的土工管袋直接作為景觀公園綠化用地基礎進行資源化利用,因此,本法重點適合解決黑臭水體中垃圾雜物較多情況下的底泥加藥清淤和底泥資源化利用等關鍵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新瑞美(天津)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劉朝輝;中科瑞美(天津)環境技術有限公司;中科慧城(天津)信息產業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新瑞美(天津)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劉朝輝;中科瑞美(天津)環境技術有限公司;中科慧城(天津)信息產業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7806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碳纖維壁羽拍
- 下一篇:一種換熱器自動控溫裝置及工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