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彈簧扁鋼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77871.6 | 申請日: | 2020-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0441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9 |
| 發明(設計)人: | 史嘯峰;鄭文超;李博鵬;柳萍;周敦世;石朝陽;李和明;熊玉璋;李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冶特殊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D1/18 | 分類號: | C21D1/18;C21D6/00;C21D8/02;C21D9/00;C22C38/02;C22C38/04;C22C38/26;C22C38/28;C22C38/32;C22C38/38;C22C38/42;C22C38/48;C22C38/50;C22C38/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榮紅穎;徐麗娜 |
| 地址: | 435001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彈簧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彈簧扁鋼及其制備方法,該彈簧扁鋼按質量百分比由以下化學成分組成:C 0.30~0.60%,Si 0.40~1.00%,Mn 0.70~2.00%,Cr 0.70~2.00%,Nb 0.030~0.080%,B 0.0008~0.0025%,P≤0.030%,S≤0.030%,Cu≤0.25%,Ni≤0.35%,Ti 0.05~0.10%,余量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元素。制備方法包括冶煉、精煉、連鑄、加熱、軋制以及熱處理步驟。本發明的彈簧扁鋼通過化學成份和熱處理工藝的設計,最大限度提高彈簧扁鋼強度、使用壽命、減輕彈簧重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彈簧扁鋼生產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彈簧扁鋼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高強度高淬透性彈簧扁鋼材料主要使用CrV系列,成本高,且淬透性偏低。
考慮到目前彈簧鋼的發展趨勢是向著高性能型和經濟型的方向發展,高性能型主要是指,在確保脫碳、硬度等指標下擁有高強度高淬透性的彈簧扁鋼產品。
因此,在新鋼種開發中,需要重視疲勞壽命、抗彈性減退性能及淬透性,同時也要兼顧經濟適用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彈簧扁鋼及其制備方法,通過化學成份和熱處理工藝的設計,考慮合金元素、熱處理工藝等對彈簧鋼性能的影響,最大限度提高彈簧鋼強度、使用壽命、減輕彈簧重量,滿足企業對高性能高品質彈簧的需求能夠實現。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彈簧扁鋼,該彈簧扁鋼按質量百分比由以下化學成分組成:C 0.30~0.60%,Si 0.40~1.00%,Mn 0.70~2.00%,Cr 0.70~2.00%,Nb 0.030~0.080%,B 0.0008~0.0025%,P≤0.030%,S≤0.030%,Cu≤0.25%,Ni≤0.35%,Ti 0.05~0.10%,余量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元素。
進一步地,在上述的彈簧扁鋼中,所述彈簧扁鋼的淬透性J20mm≥56HRC。
進一步地,在上述的彈簧扁鋼中,所述彈簧扁鋼的屈服強度≥1350MPa,抗拉強度≥1550MPa,斷后伸長率≥8%,斷面收縮率≥30%。
還公開一種制備上述的彈簧扁鋼的方法,包括冶煉、精煉、連鑄、加熱、軋制以及熱處理步驟,其中:所述熱處理步驟中,淬火溫度870~900℃,淬火介質為油,回火溫度370℃~430℃,回火介質為水。
進一步地,在上述的方法中,所述加熱步驟中,將連鑄坯進行加熱,加熱溫度為1200℃~1240℃,保溫時間為30min-80min。
進一步地,在上述的方法中,所述軋制步驟中,將加熱后的連鑄坯進行二個階段軋制,包括第一階段軋制和第二階段軋制,所述第一階段軋制的開軋溫度1050℃~1150℃,所述第一階段軋制后的軋件厚度為成品鋼厚度的6-7倍。
進一步地,在上述的方法中,所述軋制步驟中,所述第一階段軋制后待溫到980℃~950℃后,進行得到第二階段軋制,得到軋制后的彈簧扁鋼。
進一步地,在上述的方法中,所述軋制步驟中,所述第一階段軋制的總道次控制為9-11道次,所述第一階段軋制的終軋溫度為1020℃-980℃。
進一步地,在上述的方法中,所述軋制步驟中,所述第二階段軋制的終軋溫度為880℃-840℃。
進一步地,在上述的方法中,所述軋制步驟中,所述第二階段軋制的總道次控制為4-11道次。
本申請得到的彈簧扁鋼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技術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冶特殊鋼有限公司,未經大冶特殊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7787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