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火箭姿態控制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77326.7 | 申請日: | 2020-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3686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6 |
| 發明(設計)人: | 彭小波;張勇;黃佩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星際榮耀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42B10/66 | 分類號: | F42B10/6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林韻英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興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火箭 姿態 控制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火箭姿態控制系統,包括第一姿控噴管,分布在垂直于箭體縱軸的第一安裝面內,第一安裝面靠近火箭子級的頭部;第二姿控噴管,分布在垂直于箭體縱軸的第二安裝面內,第二安裝面靠近火箭子級的尾部;第三姿控噴管,分布在垂直于箭體縱軸的第三安裝面內,第三安裝面位于第一安裝面與第二安裝面之間,且靠近第二安裝面;其中,第一姿控噴管的推力大于第三姿控噴管的推力,第三姿控噴管的推力大于第二姿控噴管的推力。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可滿足不同飛行階段低動壓狀態下的控制力矩需求,實現火箭穩定控制,從而替代搖擺發動機及其伺服機構,減少執行機構數量,簡化控制系統,降低商業運載火箭的研制難度與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航空航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火箭姿態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對于傳統運載火箭,通常只為軌跡末修、載荷釋放、無動力滑行等飛行階段配置姿控噴管,而且針對俯仰、偏航與滾轉通道分別配置正、負兩個推力方向的姿控噴管。這些階段的主要特點是作用于箭體的干擾非常很小,同時為保證載荷精確入軌,因此姿控噴管的推力較小,數量較多。
近年來,隨著商業航天領域的快速發展,對低成本運載火箭提出了更多的需求。為了降低控制系統復雜度,減少研制與生產經費,商業運載火箭在二級及以上飛行段使用固定發動機,取消伺服機構及擺動噴管,通過姿控噴管進行低動壓時的姿態控制。此時,如果繼續使用傳統小推力姿控噴管配置方案,控制力矩不能克服質心橫移、主發動機推力線橫移與偏斜等干擾力矩,無法實現姿態穩定。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火箭姿態控制系統,以解決現有的姿控噴管配置方案無法實現姿態穩定的問題。
根據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火箭姿態控制系統,包括:
第一姿控噴管,分布在垂直于箭體縱軸的第一安裝面內,所述第一安裝面靠近火箭子級的頭部;
第二姿控噴管,分布在垂直于箭體縱軸的第二安裝面內,所述第二安裝面靠近火箭子級的尾部;
第三姿控噴管,分布在垂直于箭體縱軸的第三安裝面內,所述第三安裝面位于所述第一安裝面與所述第二安裝面之間,且靠近所述第二安裝面;
其中,所述第一姿控噴管的推力大于所述第三姿控噴管的推力,所述第三姿控噴管的推力大于所述第二姿控噴管的推力。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火箭姿態控制系統,可滿足不同飛行階段低動壓狀態下的控制力矩需求,實現火箭穩定控制,從而替代搖擺發動機及其伺服機構,減少執行機構數量,簡化控制系統,降低商業運載火箭的研制難度與成本。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實施方式中,所述子級為上面級。
結合第一方面第一實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實施方式中,所述上面級級為四子級。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三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姿控噴管的出口面與所述箭體的外壁相切。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姿控噴管的出口面朝向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與所述第二安裝面的坐標原點構成的第一直線;所述第三姿控噴管的出口面朝向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與所述第三安裝面的坐標原點構成的第二直線;所述第一直線與所述第二直線的空間角度為預設角度。
結合第一方面第四實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五實施方式中,所述預設角度為90°。
結合第一方面第四實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六實施方式中,多個所述第一姿控噴管在所述第一安裝面內均勻分布;或/和,多個所述第二姿控噴管在所述第二安裝面內均勻分布;或/和,多個所述第三姿控噴管在所述第三安裝面內均勻分布。
結合第一方面第六實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七實施方式中,至少兩個第二姿控噴管的出口面朝向所述第一位置,或/和,至少兩個第三姿控噴管的出口面朝向所述第二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星際榮耀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星際榮耀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7732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