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通風隔聲窗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76229.6 | 申請日: | 2020-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681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莊金迅;王藝錦;楊佳旗;楊雨晨;楊軼;高幸;廖文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6B5/20 | 分類號: | E06B5/20;E06B7/04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訊科技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張群 |
| 地址: | 114051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通風 隔聲窗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通風隔聲窗,具有通風隔聲部,通風隔聲部包括通風通道,通風通道的外側為外窗體,通風通道的內側為內窗體,外窗體上設有外通風開啟扇,內窗體上設有內通風開啟扇,外通風開啟扇與內通風開啟扇之間最大距離交錯設置,外窗體的內層玻璃和內窗體的外層玻璃均為微穿孔玻璃,內窗體上還設有尺寸大于內通風開啟扇的內側開啟扇。本發明是在通風通道兩側設置了微穿孔玻璃作為吸聲材料,當氣流流經通風通道時,噪聲就會在通風通道中來回反射而被微穿孔玻璃及空氣層構成的吸聲結構多次吸收,從而達到通風吸聲的目的,減少室內噪音。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通風隔聲窗。
背景技術
我國2019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已經把噪聲控制作為綠色建筑的評價內容之一,可見噪聲對我們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影響已經不容忽視了。噪聲污染是當今社會四大污染之一,住宅和寫字樓特別是臨街或臨近交通干線的住宅和寫字樓的聲環境問題,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的影響越來越大,因此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建筑對噪聲的隔絕主要是通過建筑的外圍護結構,而建筑的窗戶是隔聲的薄弱部位,大多數建筑在關窗情況下,雖然可以有效降低室外噪聲對室內聲環境的影響,但同時也阻隔了室外空氣進入室內,不能有效調節室內CO2的濃度,同樣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所以用一種能在隔聲的同時保持通風的通風隔聲窗來解決當下開窗不隔聲、關窗不通風的問題是極為必要的。
為了降低噪聲污染和實現室內通風換氣,已有多種通風隔聲窗專利和產品,基本上都是利用阻性消聲或抗性消聲或者阻抗復合的原理,在噪聲進入室內的通道中加以降低或消除。目前的絕大部分專利和產品都存在著消聲通道迂回復雜通風效果不理想且不易清理,通風部位影響采光等問題。舉例如下:1、廈門嘉達聲學技術有限公司的專利:通風換氣隔聲窗。該技術主要利用在窗的上部和下部設置迷宮式消聲通風通道,即同時運用阻性消聲和抗性消聲的原理,在兩層窗框之間設置吸聲材料來達到通風隔聲的目的。該技術的主要不足在于消聲構件表面的積灰無法清除,隨著吸聲構件表面灰塵的聚集,其吸聲性能在不斷降低,從而影響消聲效果。另外,通風通道基本上始終處于打開狀態,即使內側的可調百葉可以關閉,關的也不夠嚴密,所以冬季該窗的保溫效果不好。2、清華大學和賈猛虎的專利:一種通風隔聲窗。該技術采用內外兩層窗和兩個消聲通道,第一消聲通道設在兩窗框的底部,該消聲通道內用吸聲材料組成的消聲隔板設置成回轉的消聲通路。第二消聲通道設在內外兩側窗的中挺之間,該消聲通道內用吸聲材料組成的消聲隔板設置成折返的消聲通路。該技術的主要不足在于在其第一種使用狀態下,新鮮空氣需要經過兩個消聲通道才能進入室內,雖然消聲效果好,但由于消聲通道較小而且曲折較多,使得通風效果并不好;在其第二種使用狀態下,新鮮空氣只需要經過第二消聲通道就能進入室內,雖然空氣流動阻力變小,提高了通風效果,但是其隔聲效果有所下降。另外,多孔吸聲材料吸附的灰塵無法清除,隨著其表面灰塵的聚集,其吸聲性能會降低。其他近似的發明和學術論文介紹的技術也都有類似的不足之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通風隔聲窗,解決室外噪音大影響生活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通風隔聲窗,具有通風隔聲部,通風隔聲部包括通風通道,通風通道的外側為外窗體,通風通道的內側為內窗體,外窗體上設有外通風開啟扇,內窗體上設有內通風開啟扇,外通風開啟扇與內通風開啟扇之間最大距離交錯設置,外窗體的內層玻璃和內窗體的外層玻璃均為微穿孔玻璃,內窗體上還設有尺寸大于內通風開啟扇的內側開啟扇。
所述的微穿孔玻璃為在平板玻璃上加工孔徑1mm以下的孔洞。
所述的內側開啟扇、外通風開啟扇和內通風開啟扇設有手動開閉器,外通風開啟扇和內通風開啟扇還設有電動開閉器。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風通道在實現通風隔聲的同時,不影響建筑采光,因為吸聲構件是微穿孔玻璃及其后面的空氣層,所以可見光的透過率基本不受影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科技大學,未經遼寧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7622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酰腙類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 下一篇:一種新型穿號碼管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