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釋放遠紅外線和負離子的布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75421.3 | 申請日: | 2020-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6741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2 |
| 發明(設計)人: | 楊海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省立東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2B9/00 | 分類號: | B32B9/00;B32B9/04;B32B21/02;B32B21/12;B32B27/02;B32B27/38;B32B27/14;B32B27/34;B32B33/00;D01F8/16;D01F8/02;D01F8/18;D01F8/04;D01F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黃駿鵬 |
| 地址: | 350119 福建省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釋放 紅外線 負離子 布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可釋放遠紅外線和負離子的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包括由外到內依次設置的保護層、主體層和顆粒層;
所述主體層主要由以下組分按以下重量份制備而成:環氧樹脂2~5份、明膠2~5份、楊木漿10~20份、殼聚糖6~10份、聚丙酰胺1~3份、竹炭纖維漿5~10份和羥基化線形大分子引發劑0.6~1份;
所述保護層中包含有主要由以下組分按以下重量份制備而成:單晶硅粉末0.2~0.6份和大漆5~10份;
所述顆粒層由多個半徑為1~2mm的竹炭纖維顆粒組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釋放遠紅外線和負離子的布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驟:
S1原料液制備
S11主體物料液的制備
將環氧樹脂、明膠、楊木漿、纖維素、殼聚糖、聚丙酰胺、竹炭纖維漿和羥基化線形大分子引發劑混合均勻后,在40~50℃下反應2~5小時后得到主體物料液;
S12保護層液的準備
將單晶硅粉末和大漆分別加熱到40~60℃之后攪拌混合均勻得到保護層液;
S2靜電紡絲:將所得到的主體物料液經過靜電紡絲機得到絲線;
S3紡織成品:將所得到的絲線編織成所述主體層,并在所述顆粒層上下面分別固定有主體層,并在所述主體層的外表面上均勻涂抹保護層液,并干燥后得到所述的布料。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釋放遠紅外線和負離子的布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步驟S4,將步驟S3中的布料經過置于單晶硅發射的遠紅外線中密閉連續處理2小時以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單晶硅應用于遠紅外保健養生布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4中,每平方米的布料需要25~35個半徑為10cm的單晶硅顆粒在40~60℃下發射的遠紅外線。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釋放遠紅外線和負離子的布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所得到的絲線表面涂抹涂抹液,所述的涂抹液的制備為,將3~5重量份電氣石、10~20重量份楊木粉、10~20重量份負載鋅納米碳纖維、5~10重量份大漆和1~3重量份聚乙二醇繼續加熱至50~60℃攪拌均勻得到涂抹液。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單晶硅應用于遠紅外保健養生布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電紡絲的擠出溫度為40~50℃,擠出速度為0.4mL/h~0.6mL/h,電壓為25~30kV。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省立東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福建省立東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75421.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