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培育抗鹽植物苗的育苗基質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75286.2 | 申請日: | 2020-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3634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4 |
| 發明(設計)人: | 陳立華;韓瑞;鄭金海;常義軍;張弛;譚春鵬;孟天竹;郭升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24/20 | 分類號: | A01G24/20;A01G24/10;A01G24/15;A01G24/30;A01G17/00;A01G22/22;C12N1/20;C12N1/14;C12R1/885;C12R1/07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劉艷艷 |
| 地址: | 210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培育 植物 育苗 基質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培育抗鹽植物苗的育苗基質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利用菇渣、畜禽糞便、醋糟渣、石膏渣、蛭石、功能微生物和植物營養物質制成培育抗鹽植物苗的育苗基質,通過菇渣、畜禽糞便、醋糟渣堆放發酵制成腐熟菇渣;脲醛樹脂包埋硝酸鉀、硫酸鎂制成植物營養元素包膜體,多聚谷氨酸包埋功能微生物哈茨木霉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培育抗鹽植物苗的育苗基質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速,有效耕地面積和優質土地逐漸減少,同時居民對親海空間需求越發增加。我國東部沿海地區近幾十年形成大量的土地,但是該類土地含鹽量較高,嚴重限制農業使用和沿海地區的生態植被的建設。在沿海灘涂重鹽土地區種植田菁、堿蓬、護花米草、檉柳等耐鹽植物,水稻、小麥、玉米、高粱、藜麥、油葵等農業植物對于當地生態構建和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提升植物對抗高鹽脅迫的能力,加速植物在海涂重鹽土上的定植對提升灘涂生產力、構建其生態功能和區域可持續發展意義深遠。
傳統的育苗基質對于植物出苗和生長有著較好的效果,但不利于其移栽至貧瘠土壤中,尤其是海涂重鹽土,這類土壤的含鹽量高,極易造成植物脫水死亡。根據植物耐鹽機理,創造一個可以持續釋放高濃度陽離子的環境,植物根際細胞在高鹽環境中快速吸收并積累陽離子溶質以平衡外部介質滲透壓,通過持續鍛煉幼苗對抗高滲透壓的性能,可以有效提升植物在高鹽土壤環境下的耐受能力。
微生物是土壤中氮、磷、鉀等元素循環的主要推動者。部分微生物具有活化土壤化學物質供植物快速吸收的能力,加速植物對陽離子的吸收,進而提高植物體內滲透壓,可有效應對土壤高鈉鹽脅迫,適應海涂重鹽土環境。
因此,利用生物技術開發出能夠顯著改善植物幼苗對抗高滲透壓環境能力、提升植物幼苗對抗高鹽脅迫能力的育苗基質對于重鹽環境植被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目的: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培育抗鹽植物苗的育苗基質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通過持續釋放陽離子,形成高離子濃度的根際環境,持續鍛煉幼苗對高滲透壓抗性,提升植物苗耐受移栽土壤的含鹽量,加速植物在濱海灘涂重鹽土土壤中的定植和生長。
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培育抗鹽植物苗的育苗基質,所述育苗基質的原材料由菇渣、畜禽糞便、醋糟渣、石膏渣、蛭石、植物營養元素包膜體和微生物包膜體組成;
所述菇渣、畜禽糞便、醋糟渣堆放發酵制成腐熟菇渣;
所述植物營養元素包膜體中,植物營養元素為硝酸鉀和硫酸鎂,脲醛樹脂為包膜劑;
所述微生物包膜體中,功能微生物菌株為哈茨木霉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育苗基質的組成為:15~20質量份腐熟菇渣、1~2質量份石膏渣、2~4質量份蛭石、0.1~0.2質量份植物營養元素包膜體和0.1~0.2質量份微生物包膜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植物營養元素包膜體中包括:0.6~1質量份脲醛樹脂,5~6質量份硝酸鉀,5~6質量份硫酸鎂。
進一步的,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脲醛樹脂中,甲醛和尿素摩爾比為1.7~2.6: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海大學,未經河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7528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