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成型分指的手套編織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74774.1 | 申請日: | 2020-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7039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2 |
| 發明(設計)人: | 蘭永亮;陶春明;蘭永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睿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B1/28 | 分類號: | D04B1/28;D04B15/68 |
| 代理公司: | 紹興市知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77 | 代理人: | 張媛 |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紹興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成型 手套 編織 方法 | ||
本發明主要涉及一種成型分指的手套編織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首先進行食指的編織,食指編織完成后,剪刀機構勾紗剪紗;接著針筒跳到中指區,機頭把食指與中指分指處的三針共用針下壓后,叉刀插入,叉刀左缺口壓住共用針的紗線,進行該共用針的編織,在共用針編織的同時中指也開始了編織;中指編織完成后,剪刀機構勾紗剪紗;接著針筒跳到無名指區,機頭把中指與無名指分指處的三針共用針下壓后,叉刀插入,叉刀左缺口壓住共用針的紗線,進行該共用針的編織,在共用針編織的同時無名指也開始了編織;該設計方法能夠實現小拇指與三指掌之間進行共用針編織,使低叉手套的小指與三指掌分指處具有合適的距離,保證手套穿戴舒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成型分指的手套編織方法,屬于針織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手套機編織低叉手套,在編織機構和選針機構等配合下,如圖4所示,其編織順序依次為:小拇指、無名指、中指、食指、三指掌、四指掌、大拇指、五指掌和羅口;其中在編織完小指、無名指、中指和四指掌后,需要叉刀機構和剪刀機構配合完成手套分指,由于編織完食指后,才進行三指掌編織,從編織原理上講,小拇指與三指掌之間不能有共用針;導致編織好的低叉手套,小指與三指掌分指處的間隙太窄,戴在手上非常不舒服。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成型分指的手套編織方法,該設計方法能夠實現小拇指與三指掌之間進行共用針編織,使低叉手套的小指與三指掌分指處具有合適的距離,保證手套穿戴舒適。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成型分指的手套編織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照選針機構預先設置好的選針順序,首先進行食指的編織,食指編織完成后,剪刀機構進行勾紗和剪紗;接著針筒跳到中指區,機頭把食指與中指分指處的三針共用針下壓后,叉刀插入,叉刀左缺口壓住共用針的紗線,隨即進行該共用針的編織,在共用針編織的同時中指也開始了編織;
(2)、中指編織完成后,剪刀機構進行勾紗和剪紗;接著針筒跳到無名指區,機頭把中指與無名指分指處的三針共用針下壓后,叉刀插入,叉刀左缺口壓住共用針的紗線,隨即進行該共用針的編織,在共用針編織的同時無名指也開始了編織;
(3)、無名指編織完成后,針筒跳到三指掌區,接著編織三指掌;
(4)、三指掌編織完成后,剪刀機構進行勾紗和剪紗;接著針筒跳到小拇指區,機頭把三指掌與小拇指分指處的三針共用針下壓后,叉刀插入,叉刀左缺口壓住共用針的紗線,隨即進行該共用針的編織,在共用針編織的同時小拇指也開始了編織;
(5)、小拇指編織完成后,針筒跳到四指掌區,接著編織四指掌;
(6)、四指掌編織完成后,剪刀機構進行勾紗和剪紗;接著針筒跳到大拇指區,機頭把四指掌與大拇指分指處的三針共用針下壓后,叉刀插入,叉刀右缺口壓住共用針的紗線,隨即進行該共用針的編織,在共用針編織的同時大拇指也開始了編織;
(7)、大拇指編織完成后,針筒跳到五指掌區,接著編織五指掌;
(8)、五指掌編織完成后,針筒跳到羅口區,接著編織羅口,羅口編織完成,即完成了整只手套的編織。
所述的叉刀機構包括叉刀座,叉刀座上兩側對稱設有叉刀,叉刀包括前叉刀和后叉刀,每個叉刀上設有兩個叉刀缺口。
所述的叉刀缺口包括左缺口和右缺口,左缺口和右缺口對稱設置。
所述的叉刀座下端安裝有控制齒條,驅動裝置驅動控制齒條,進而實現叉刀運動。
所述的左缺口作用于食指、中指、三指掌編制完成后的共用針編織,右缺口作用于四指掌編制完成后的共用針編織。
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睿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睿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7477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