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三室防爆RTO爐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74772.2 | 申請日: | 2020-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778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楊峰;朱從敏;費洪;張軍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福茂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G7/06 | 分類號: | F23G7/06;F23G5/46;F23J15/06 |
| 代理公司: | 無錫萬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3 | 代理人: | 李翀 |
| 地址: | 214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爆 rto | ||
本發明涉及廢氣處理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三室防爆RTO爐。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包括爐體,所述爐體的上部設置有裂解室,所述裂解室的下方自左向右依次設置有第一蓄熱室、第二蓄熱室和第三蓄熱室;還設置有吹掃裝置,包括吹掃風機和吹掃流道;所述第一蓄熱室、第二蓄熱室和第三蓄熱室的底部分別與所述吹掃裝置連接;還包括出風流道;所述出風流道設置于所述爐體的底部和側面;所述出風流道內設置有若干冷卻管;所述第一蓄熱室、第二蓄熱室和第三蓄熱室分別與所述出風流道連接。其特點是將出風管道與爐體一體化,在管道內設置用于冷卻的裝置,讓處理后的氣體經過充分冷卻后排出。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廢氣處理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三室防爆RTO爐。
背景技術
RTO,是一種高效有機廢氣治理設備。與傳統的催化燃燒、直燃式熱氧化爐(TO)相比,具有熱效率高(≥95%)、運行成本低、能處理大風量中低濃度廢氣等特點,濃度稍高時,還可進行二次余熱回收,大大降低生產運營成本。RTO即蓄熱式氧化爐。其原理是在高溫下將廢氣中的有機物(VOCs)氧化成對應的二氧化碳和水,從而凈化廢氣,并回收廢氣分解時所釋放出來的熱量,三室RTO廢氣分解效率達到99%以上,熱回收效率達到95%以上。RTO主體結構由燃燒室、蓄熱室和切換閥等組成。
針對上述問題,我國現有如下專利:
專利公開號:CN108386851A,公開了具有吹掃管路的三室RTO蓄熱燃燒爐體,包括:爐體、燃燒室、第一蓄熱室;所述燃燒室設置在爐體的內部;所述燃燒器設置在燃燒室的頂部,且燃燒器與燃燒室通過嵌入方式相連接;所述第一蓄熱室設置在燃燒室一側的下方;所述第二蓄熱室設置在燃燒室下方的中間位置;所述第三蓄熱室設置在燃燒室另一側的下方;所述支撐腿設置在爐體的底部,且支撐腿與爐體通過焊接方式相連接;所述主風機設置在爐體的一側;本發明具有吹掃管路的三室RTO蓄熱燃燒爐體通過結構上的改進具有結構設計合理、管道排布規整、氣源潔凈,反吹效果好,VOC去除率高的優點。
然而,該RTO爐的出風管道吹出的風溫度過高,對后續設備材料提出了很高的耐熱要求,且處理后的氣體熱量無法回收。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三室防爆RTO爐,其特點是將出風管道與爐體一體化,在管道內設置用于冷卻的裝置,讓處理后的氣體經過充分冷卻后排出。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爐體,所述爐體的上部設置有裂解室,所述裂解室的下方自左向右依次設置有第一蓄熱室、第二蓄熱室和第三蓄熱室;還設置有吹掃裝置,包括吹掃風機和吹掃流道;所述第一蓄熱室、第二蓄熱室和第三蓄熱室的底部分別與所述吹掃裝置連接;還包括出風流道;所述出風流道設置于所述爐體的底部和側面;所述出風流道內設置有若干冷卻管;所述第一蓄熱室、第二蓄熱室和第三蓄熱室分別與所述出風流道連接。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將出風管道與爐體一體化,在管道內設置用于冷卻的裝置,讓處理后的氣體經過充分冷卻后排出。
優選的,所述第一蓄熱室與出風流道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一出風閥門;所述第二蓄熱室與出風流道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二出風閥門;所述第三蓄熱室與出風流道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三出風閥門。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蓄熱室與出風流道直接通過閥門連接,無需設置排氣管道,節約材料。
優選的,還設置有煙囪,所述出風流道與煙囪連接。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設置煙囪,通過煙囪排出處理后的氣體。
優選的,所述出風流道內還均勻設置有若干阻流片;所述阻流片朝遠離所述出風流道的出口一側傾斜。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設置阻流片,能夠讓處理后的氣體在出風流道中停留更長時間,增強冷卻效果。
優選的,所述冷卻管連接有循環泵,所述冷卻管內設置有流動的冷卻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福茂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福茂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7477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干發器
- 下一篇:全向傳輸的人工磁局域表面等離激元角向旋轉耦合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