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應性強的掃光機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74220.1 | 申請日: | 2020-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9665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明(設計)人: | 劉金財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玲佳 |
| 主分類號: | B24B29/02 | 分類號: | B24B29/02;B24B41/04;B24B41/00;B24B41/06;B24B47/12;B24B47/14;B24B4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饒富春 |
| 地址: | 317520 浙江省臺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應性 掃光機 | ||
1.一種適應性強的掃光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底座(10)和掃光裝置(20);支撐底座(10)的底面上成型有若干支撐腳(11);支撐底座(10)的上端面上成型有開口朝下設置的“凵”字形的上支撐架(12);掃光裝置(20)包括支撐工作臺(29)和上支撐座(23);支撐工作臺(29)前后方向移動設置在支撐底座(10)的上端面上;上支撐座(23)設置在上支撐架(12)的水平部上;上支撐座(23)的上端面中心固定有升降氣缸(25);升降氣缸(25)的活塞桿下端固定有開口朝下設置的“凵”字形的連接座(251);連接座(251)的下端固定有掃光座(26);掃光座(26)包括固定在連接座(251)的下端的開口朝下設置的矩形框狀的掃光支撐座(261);掃光支撐座(261)的上側壁上成型有進出氣管(263);進出氣管(263)與外部的供抽氣裝置連接;掃光支撐座(261)的下端開口處設置有氣囊布(262);氣囊布(262)的底面上旋轉設置有若干左右均勻分布的掃光盤(264);掃光支撐座(261)的上端面上固定有若干左右均勻分布的掃光電機(27);掃光電機(27)的輸出軸下端設置有豎直伸縮單元(28);掃光電機(27)帶動豎直伸縮單元(28)旋轉;掃光盤(264)的上端成型有連接柱(265);連接柱(265)穿過氣囊布(262)并且上端鉸接在豎直伸縮單元(28)的下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應性強的掃光機,其特征在于:豎直伸縮單元(28)包括上連接柱(281)和伸縮移動座(282);上連接柱(281)的上端與掃光電機(27)的輸出軸固定連接;伸縮移動座(282)的內部成型有圓柱槽狀的伸縮槽(2820);伸縮槽(2820)的頂部成型有上下貫穿設置的供上連接柱(281)插入的上插孔(2821);上連接柱(281)的下端穿過上插孔(2821)進入到伸縮槽(2820)內并且成型有與伸縮槽(2820)配合的止位塊(2811);上連接柱(281)的下部的圓柱面上成型有若干圓周均勻分布的豎直移動導槽(2810);上插孔(2821)的圓柱面內成型有若干與豎直移動導槽(2810)配合的豎直移動導塊(2822);上連接柱(281)的下端套設有壓簧(283);壓簧(283)的上端固定在伸縮槽(2820)的上側壁上、下端固定在止位塊(2811)上;伸縮移動座(282)的下端面上成型有下連接柱(284);連接柱(265)的上端鉸接在下連接柱(284)的下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應性強的掃光機,其特征在于:上支撐架(12)的水平部上成型有左右移動槽(120);左右移動槽(120)內左右移動設置有左右移動塊(22);上支撐座(23)設置在左右移動塊(22)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適應性強的掃光機,其特征在于:左右移動槽(120)的前后側壁分別成型有左右導向槽(121);左右移動塊(22)的前后端面分別成型有與左右導向槽(121)配合的左右導向塊;左右移動槽(120)的左側壁上固定有左右移動氣缸(21);左右移動塊(22)固定在左右移動氣缸(21)的活塞桿右端。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適應性強的掃光機,其特征在于:上支撐座(23)旋轉設置在左右移動塊(22)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適應性強的掃光機,其特征在于:左右移動塊(22)的上端面成型有圓柱槽狀的上旋轉槽(221);上旋轉槽(221)的下側壁上成型有向下貫穿的圓孔狀的下旋轉孔(220);上支撐座(23)的圓柱面上端成型有齒圈(231);上旋轉槽(221)的底面固定有旋轉電機(24);旋轉電機(24)的輸出軸上固定有驅動齒輪(241);驅動齒輪(241)與齒圈(231)嚙合;上支撐座(23)的下部位于下旋轉孔(220)并且通過軸承與下旋轉孔(220)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應性強的掃光機,其特征在于:支撐底座(10)的上端面上成型有三個左右均勻分布的前后導向槽(100);左側和右側的前后導向槽(100)的前后側壁之間成型有前后方向的前后導向柱(13);中間的前后導向槽(100)的前后側壁之間樞接有前后驅動螺紋桿(292);中間的前后導向槽(100)的前側壁上固定有前后驅動電機;前后驅動螺紋桿(292)的前端與前后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支撐工作臺(29)的下端面上成型有三個與前后導向槽(100)配合的前后導向塊(291);左側和右側的前后導向塊(291)前后方向套設在一對前后導向柱(13)上;中間的前后導向塊(291)螺接在前后驅動螺紋桿(292)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玲佳,未經鄭玲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7422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動貼內卡機
- 下一篇:一種干法研磨活性α-氧化鋁微粉的助磨劑及其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