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船舶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73860.0 | 申請日: | 2020-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6168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3 |
| 發明(設計)人: | 劉學軍;郭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17/00 | 分類號: | B63B17/00;B63B17/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興律師事務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楊東明 |
| 地址: | 200137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船舶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船舶,包括駕駛室和翼橋,所述翼橋包括通道和支撐立柱,所述通道沿長度方向的一端與所述駕駛室連接,另一端向船舶的舷側方向延伸,所述支撐立柱與所述駕駛室以下的上層建筑連接,所述翼橋還包括若干拉索,所述拉索設置在所述通道沿長度方向的兩側并分布于所述通道沿厚度方向的兩側,所述拉索的一端與靠近所述舷側方向的所述支撐立柱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通道沿長度方向的外側壁連接。通過拉索將通道與支撐立柱連接,以防止通道變形并保持通道的平穩性。這種船舶,結構簡單,安裝方便,不易變形,重量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船舶。
背景技術
對于大型船舶,其上層建筑的寬度通常小于船舶自身的寬度,因此在船舶進港或者停靠碼頭前,需要船員站在駕駛室外面的兩側觀察外板與岸邊或其他物體之間的距離,以確保船舶外板不與岸邊或其他障礙物發生碰撞。因此,大型船舶都在駕駛室外設計一個用于船員站立的翼橋,以便船員觀察環境。
現有的翼橋,通常包括通道和支撐柱,通道的一端與駕駛室連接,另一端向舷側方向延伸,由于通道向舷側方向延伸的長度大于駕駛室以下上層建筑的寬度,因此通道是懸空設置的。由于船舶上的環境比較特殊,因此通道上所受的力較為復雜,容易引起通道變形。因此,需要將支撐柱設置在從甲板到通道的下方對通道進行支撐,同時在通道的下表面除了設置角鋼等作為加強件外,還會設置其他的支撐件防止由于通道的晃動而引起的通道變形,這些支撐件也是從甲板到通道的下表面來起到對通道的支撐作用,因此,使得翼橋結構復雜,重量大且耗費鋼材。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船舶中的翼橋結構復雜、重量大且耗費鋼材的缺陷,提供一種船舶。
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一種船舶,包括駕駛室和翼橋,所述翼橋包括通道和支撐立柱,所述通道沿長度方向的一端與所述駕駛室連接,另一端向船舶的舷側方向延伸,所述支撐立柱與所述駕駛室以下的上層建筑連接,其特點在于,所述翼橋還包括若干拉索,所述拉索設置在所述通道沿長度方向的兩側并分布于所述通道沿厚度方向的兩側,所述拉索的一端與靠近所述舷側方向的所述支撐立柱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通道沿長度方向的外側壁連接。
在此方案中,采用上述結構形式,通過在通道的長度方向的兩端設置拉索,以防止通道由于振動引起的變形。這種設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重量小,且節省鋼材。
較佳地,所述支撐立柱和所述通道上連接有拉索環,所述拉索穿過所述拉索環與所述拉索環可拆卸連接。
在此方案中,采用上述結構形式,通過設置拉索環以建立拉索與支撐立柱及通道的連接,這種設置安裝方便,結構簡單,易操作。
較佳地,所述拉索環均勻分布于所述支撐立柱沿所述通道厚度方向的兩側,所述拉索環還均勻分布于所述通道沿長度方向的外側壁的邊緣。
在此方案中,采用上述結構形式,拉索環均勻分布,使得通道上的受力均勻,不易引起變形。
較佳地,所述拉索環與所述通道和所述支撐立柱焊接連接。
在此方案中,采用上述結構形式,焊接連接,工藝簡單且可靠性能強。
較佳地,所述拉索為可調節拉索,所述拉索能沿所述拉索的軸向方向拉伸或者收縮。
在此方案中,采用上述結構形式,采用可調節拉索,便于安裝過程中對通道水平度的調整,而且便于簡化安裝工藝。
較佳地,所述通道包括鋼板和若干工型鋼,所述工型鋼的上下表面焊接連接所述鋼板形成所述通道。
在此方案中,采用上述結構形式,在鋼板的中間設置工型鋼,一是便于搭建通道,使得通道成為具有一定厚度的平臺,另一方面,工型鋼強度高,有益于加強通道的強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7386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機械用打磨裝置
- 下一篇:一種可加工角度孔的數控鉆攻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