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抗新型冠狀病毒的抗體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72835.0 | 申請日: | 2020-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8802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2 |
| 發明(設計)人: | 潘曉彥;陳則;周鵬飛;肖庚富;范鐵炯;方麗娟;石正麗;何毅明;王鑫;楊興婁;張志平;雷傳飛;龔睿;史小月;吳妍;尚衛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7K16/10 | 分類號: | C07K16/10;C07K16/06;A61K39/42;A61P3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周文波 |
| 地址: | 430071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冠狀病毒 抗體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抗新型冠狀病毒的抗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將所述新型冠狀病毒的抗原免疫馬;
其中,所述新型冠狀病毒是SARS-CoV-2;所述抗原選自所述新型冠狀病毒的RBD蛋白;所述RBD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所述RBD蛋白通過如下方法獲?。?/p>
在重組細胞的培養產物中分離純化得到所述RBD蛋白;其中,所述重組細胞是將含有RBD基因的表達載體轉化宿主細胞得到,所述RBD基因編碼所述RBD蛋白;所述RB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在所述表達載體上,所述RBD基因的上游具有信號肽基因;所述表達載體為真核細胞表達載體;所述宿主細胞為真核細胞;
所述制備方法還包括:在免疫結束后,采集血清,獲得抗新型冠狀病毒的血清;
或在免疫結束后,采集血漿以制備抗所述新型冠狀病毒的F(ab’)2抗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核細胞表達載體為pcAGGS。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核細胞為哺乳動物細胞、昆蟲細胞或酵母細胞。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哺乳動物細胞為CHO細胞、293F細胞或293E細胞。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號肽基因編碼的信號肽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號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O.4所示。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表達載體上,RBD基因的下游具有編碼抗體的Fc段的Fc基因;在所述表達載體上,RBD基因與所述Fc基因之間具有蛋白酶酶切位點編碼序列;所述蛋白酶酶切位點編碼序列所編碼的蛋白酶酶切位點的氨基酸序列與RBD蛋白或Fc段中的氨基酸序列不存在重復,且所述蛋白酶酶切位點為凝血酶酶切位點。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c基因的種屬來源為哺乳動物。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哺乳動物為人或鼠。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c基因所編碼的Fc段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11.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c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6所示。
12.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血酶酶切位點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血酶酶切位點編碼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
14.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從培養產物中分離純化得到RBD蛋白包括:將所述培養產物的上清通過Protein A柱進行親和層析純化,得到RBD-Fc融合蛋白,再使用凝血酶酶切所述RBD-Fc融合蛋白,得到RBD蛋白。
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免疫的次數為2次以上,每隔6-12天免疫一次。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免疫時,所述抗原的使用量隨著免疫次數的增加而增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7283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