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動制冰機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72743.2 | 申請日: | 2020-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810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丁建峰;王貴;張靖強;文武;王立偉;李振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富達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C1/14 | 分類號: | F25C1/14;F25C5/04;F25C5/14;F25C5/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權智天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愛 |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制冰機 | ||
本發明公開一種自動制冰機,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內部一側的下方設有設備倉,且設備倉上設有制冰筒,所述制冰筒的頂端設有擠冰器,且擠冰器下設有導冰盒,所述設備倉的一側位置處設有托架,且托架上安裝有輸送倉,所述導冰盒朝向所述輸送倉,所述輸送倉底部的外端設有出冰口,所述制冰筒的內部通過軸承轉動安裝有第一轉軸,且第一轉軸的外側設有第一螺旋葉片;本發明通過制冰筒來制冰,通過第一轉軸和第一螺旋葉片旋轉來對冰進行第一次整形,并將冰運送到擠冰器內,配合擠冰孔和折斷板將冰擠出來形成圓柱形冰粒并折斷,并將冰推送至導冰盒落入輸送倉,整個過程無需人力鏟冰,比較方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制冰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制冰機。
背景技術
制冰機是一種將水通過蒸發器由制冷系統制冷劑冷卻后生成冰的制冷機械設備,采用制冷系統,以水載體,在通電狀態下通過某一設備后制造出冰,根據蒸發器的原理和生產方式的不同,生成的冰塊形狀也不同,人們一般以冰形狀將制冰機分為顆粒冰機、片冰機、板冰機、管冰機、殼冰機等等;
現有的制冰機在制冰后,冰容易吸附在制冰倉上,需要工作人員手工鏟冰,比較麻煩,且需要向飲料中加冰的時候,又需要工作人員手工將冰取出加入到水杯中,效率低,因此,本發明提出一種自動制冰機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自動制冰機,該自動制冰機無需人力鏟冰,比較方便,且自動式加冰,效率高。
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自動制冰機,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內部一側的下方設有設備倉,且設備倉上設有制冰筒,所述制冰筒的頂端設有擠冰器,且擠冰器下設有導冰盒,所述設備倉的一側位置處設有托架,且托架上安裝有輸送倉,所述導冰盒朝向所述輸送倉,所述輸送倉底部的外端設有出冰口,所述制冰筒的內部通過軸承轉動安裝有第一轉軸,且第一轉軸的外側設有第一螺旋葉片,所述第一轉軸側壁的上端延伸至擠冰器處,所述擠冰器上設有擠冰口,且擠冰口上方設有折斷板,所述設備倉的頂部設有第一電機,且第一電機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一轉軸連接。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輸送倉的內部為傾斜設置,且輸送倉的內部通過軸承轉動安裝有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上設有第二螺旋葉片,且第二螺旋葉片從內至外變細,所述輸送倉的一端設有第二電機,且第二電機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二轉軸連接。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設備倉的內部設有壓縮機,且設備倉的正面設有冷凝器,所述制冰筒的側壁上套設有蒸發器,所述壓縮機與冷凝器、蒸發器連通,所述蒸發器給所述制冰筒制冷。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外殼內部的后方設有上水箱,且上水箱的輸出端通過水管與所述制冰筒連通。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外殼內部底部的一側設有下水箱,且下水箱通過水泵配合導管與上水箱和制冰筒連通。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通過制冰筒來制冰,通過第一轉軸和第一螺旋葉片旋轉來對冰進行第一次整形,并將冰運送到擠冰器內,配合擠冰孔和折斷板將冰擠出來形成圓柱形冰粒并折斷,并將冰推送至導冰盒落入輸送倉,整個過程無需人力鏟冰,比較方便,且需要向飲料中加冰的時候,通過第二轉軸和第二螺旋葉片旋轉即可對輸送倉內的冰進行第二次整形并輸送至出冰口落入水杯中,自動式加冰,效率高,同時二次整形后的冰更加細膩,便于飲料滲入,口感更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2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擠冰器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富達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富達機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7274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