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氣液分離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72147.4 | 申請日: | 2020-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902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4 |
| 發明(設計)人: | 金海龍;韋騰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昌中昊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B43/00 | 分類號: | F25B43/00;F25B4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王西江 |
| 地址: | 330032 江西省南昌市***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離器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氣液分離器,該氣液分離器包括:主體,具有空腔;制冷劑進管,與主體連通,并位于主體的上端;制冷劑出管,與主體連通,并位于主體的下端,制冷劑出管上設置有回油孔,回油孔位于空腔內;固定板,設置在空腔內,固定板具有穿孔和過濾孔,制冷劑出管穿設在穿孔內,固定板將空腔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固定板位于回油孔上方;過濾組件,設置在過濾孔處。通過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氣液分離器結構復雜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氣液分離器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氣液分離器。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氣液分離器包括主體、進管、出管、固定件和濾網座,其中,進管和出管分別與主體連通,固定件和濾網座設置在主體內,出管穿設在固定件上,固定件用于固定出管在主體內的位置,濾網座位于進管與出管之間,濾網座用于過濾由進管流入的異物,現有的氣液分離器裝置結構復雜,零部件較多,裝配時間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氣液分離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氣液分離器結構復雜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氣液分離器,氣液分離器包括:主體,具有空腔;制冷劑進管,與主體連通,并位于主體的上端;制冷劑出管,與主體連通,并位于主體的下端,制冷劑出管上設置有回油孔,回油孔位于空腔內;固定板,設置在空腔內,固定板具有穿孔和過濾孔,制冷劑出管穿設在穿孔內,固定板將空腔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固定板位于回油孔上方;過濾組件,設置在過濾孔處。
進一步地,過濾組件包括:濾網,設置在過濾孔處;固定件,與固定板連接,固定件用于將濾網固定在固定板上。
進一步地,制冷劑出管與穿孔為過盈配合。
進一步地,制冷劑進管的位于空腔內的一端的端口為封閉結構,制冷劑進管的側壁上設置有流通孔,制冷劑進管通過流通孔與空腔連通。
進一步地,流通孔設置有多個,多個流通孔均勻間隔設置在制冷劑進管的側壁上。
進一步地,多個流通孔的橫截面積之和等于制冷劑進管的封閉端口的橫截面積。
進一步地,制冷劑出管包括直管段,直管段位于空腔內,直管段的軸線與制冷劑進管的軸線重合。
進一步地,制冷劑出管還包括彎管段,彎管段的一端位于空腔內并與直管段連接,彎管段的另一端位于空腔外側。
進一步地,制冷劑進管的端部與制冷劑出管的端部之間的最短間隔在5至30mm。
進一步地,主體包括:上端蓋,制冷劑進管穿設在上端蓋上,制冷劑進管與上端蓋焊接;下端蓋,制冷劑出管穿設在下端蓋上,制冷劑出管與下端蓋焊接;中筒體,上端蓋和下端蓋分別與中筒體連接,上端蓋、下端蓋以及中筒體共同圍成空腔。
應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該氣液分離器包括主體、制冷劑進管、制冷劑出管以及固定板。其中,固定板位于主體的空腔內,且固定板將空腔分隔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固定板上設置有過濾孔,過濾孔上設置有過濾組件,利用過濾組件對從制冷劑進管流入的流體進行過濾,以避免雜質從回油孔流入。通過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將過濾結構設置在固定板上,無需額外設置單獨的過濾裝置來對空腔內的流體進行過濾,簡化了裝置結構,減少了零部件數量,進而能夠減少裝配時間,提高裝配效率。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氣液分離器結構示意圖;
圖2示出了圖1中固定板的主視圖;
圖3示出了圖2中固定板的仰視圖。
其中,上述附圖包括以下附圖標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昌中昊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南昌中昊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7214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陰保電位數據采集方法和系統
- 下一篇:一種認證授權方法及對應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