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硅芯管整體抗拉性能檢測用輔助裝置及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71764.2 | 申請日: | 2020-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5170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30 |
| 發明(設計)人: | 姚永生;趙翠;王聯芳;魏曉飛;李娟;葛延碩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瑞志交通技術咨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08 | 分類號: | G01N3/08;G01N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硅芯管 整體 性能 檢測 輔助 裝置 方法 | ||
1.一種硅芯管整體抗拉性能檢測用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體(1)和設在外殼體(1)內的內桿體(2);
所述外殼體(1)包括第一殼體(11)、第二殼體(12)以及用于連接第一殼體(11)與第二殼體(12)的鎖緊件;
所述第一殼體(11)和第二殼體(12)相對的一側表面上分別開設有截面為半圓形的凹槽(13),所述內桿體(2)穿設在兩個所述凹槽(13)形成的空間內;所述內桿體(2)的半徑小于凹槽(13)的半徑,所述內桿體(2)的外周面和凹槽(13)的內壁之間留有容納硅芯管的間隙;
所述內桿體(2)的長度大于凹槽(13)的長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硅芯管整體抗拉性能檢測用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件為螺栓(14);
所述第一殼體(11)上位于凹槽(13)的兩側分別貫通開設有通孔(111),所述第二殼體(12)靠近第一殼體(11)的一側表面上開設有與通孔(111)相對應的盲孔(121),所述通孔(111)和盲孔(121)的內壁上均開設有與螺栓(14)相對應的內螺紋,所述螺栓(14)分別螺紋連接在通孔(111)和盲孔(121)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硅芯管整體抗拉性能檢測用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桿體(2)的一端設置有外螺紋,另一端開設有與拉力試驗機配合的銷孔(21),所述內桿體(2)的螺紋端位于外殼體(1)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硅芯管整體抗拉性能檢測用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桿體(2)的螺紋段的長度等于凹槽(13)的長度。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硅芯管整體抗拉性能檢測用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桿體(2)的外壁上固定設置有定位擋環(22),所述內桿體(2)遠離銷孔(21)的一側端面與定位擋環(32)之間的距離等于凹槽(13)的長度。
6.一種硅芯管整體抗拉性能檢測方法,利用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硅芯管整體抗拉性能檢測用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準備兩組上述硅芯管整體抗拉性能檢測用輔助裝置,將待檢測硅芯管的兩端分別套在內桿體(2)上,并使硅芯管試樣的兩端面分別抵在定位擋環(32)上;
b.將第一殼體(11)和第二殼體(12)扣合在內桿體(2)和硅芯管試樣的外側,將螺栓(14)分別連接在第一殼體(11)和第二殼體(12)之間,并使定位擋環(22)與整個外殼體(1)的側表面貼合;
c.旋動螺栓(14),直到第一殼體(11)和第二殼體(12)將硅芯管試樣抱緊,硅芯管試樣的內外壁分別與內桿體(2)和兩個殼體上凹槽(13)的內壁緊緊貼合,得以固定;
d.將內桿體(2)的兩端分別安裝在拉力試驗機上,開始加載,直至硅芯管試樣的中部發生斷裂,即為本次試驗所測得的硅芯管抗拉強度;
e.重復步驟a-d,取多次測量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試結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瑞志交通技術咨詢有限公司,未經河北瑞志交通技術咨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71764.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