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蓄電池托盤、蓄電池托盤系統和用于制造蓄電池托盤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71490.7 | 申請日: | 2020-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8846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28 |
| 發明(設計)人: | L·格林霍夫;C·漢丁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特勒爾汽車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1/04 | 分類號: | B60K1/04;B60L50/60;H01M50/224;H01M50/233;H01M50/244;H01M50/249;B21D53/88;B21D51/18 |
| 代理公司: | 中國貿促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俞海舟 |
| 地址: | 德國帕***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蓄電池 托盤 系統 用于 制造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蓄電池托盤(1),其具有底部(2)和從該底部基本上垂直突出的側壁和從側壁突出的凸緣(7),該蓄電池托盤由利用彎曲技術成形的和接合的板坯或者經深沖的板坯制成,其中在底部中設置有至少一個缺口(9),加強件設置在該缺口上或中,其中加強件(10)與蓄電池托盤流體密封地接合。本發明的蓄電池托盤使輕量化、穩定和結構空間優化地設置蓄電池托盤成為可能。此外,本發明涉及一種蓄電池托盤系統(29),其具有這樣的蓄電池托盤和外框架(21),其中蓄電池托盤設置在外框架中。本發明同樣涉及一種用于制造蓄電池托盤的方法,該蓄電池托盤具有底部和從底部基本上垂直突出的側壁和從側壁突出的凸緣以及至少一個加強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蓄電池托盤,其具有一個底部和從該底部基本上垂直突出的側壁和從側壁突出的凸緣,該蓄電池托盤由利用彎曲技術成形的和接合的板坯或者經深沖的板坯制成。
此外,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這樣的蓄電池托盤的蓄電池托盤系統以及一種用于制造蓄電池托盤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現代的汽車制造中,主要的重點放在電動車輛上。這樣的車輛需要蓄能器,這些蓄能器以蓄電池單元電池或者蓄電池模塊的形式(共同簡稱為蓄電池)裝配在車輛中。為了收納蓄電池而設置有蓄電池托盤,特別是必須對該蓄電池托盤進行密封處理以防止電池液非預期地流出或者濺水和空氣濕氣進入。
同樣具有以下必要性:蓄電池托盤具有充分的碰撞剛性,以便在發生事故時蓄電池不被損壞和引發燃燒或者爆炸。
同樣重要的是:能夠以盡可能簡單的方式適應于結構空間,以便將制造成本保持為盡可能小。
在現有技術中例如已知DE?10?2017?118?742?B3,由該文獻說明了一種用于蓄電池外殼的托盤件,該托盤件構成為折疊的構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應結構空間的蓄電池托盤以及一種具有這樣的蓄電池托盤的蓄電池托盤系統,這些蓄電池托盤和蓄電池托盤系統具有高剛性并且能夠易于制造。
此外,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方法,其用于簡單地制造適應結構空間的、具有高剛性的蓄電池托盤。
涉及實體的目的通過一種具有本發明的蓄電池托盤以及一種具有本發明的特征的蓄電池托盤系統得以實現。涉及方法的目的通過具有本發明的特征的方法得以實現。
本發明涉及一種蓄電池托盤,其包括一個底部和從該底部基本上垂直突出的側壁以及從側壁突出的凸緣,該蓄電池托盤由利用彎曲技術成形的和接合的板坯或者經深沖的板坯制成,其中在底部中設置有至少一個構成為通孔的缺口,其中在該缺口上或中設置單獨地引入的加強件,其中該單獨地引入的加強件與托盤流體密封地接合。
這樣的蓄電池托盤通常由一種金屬材料制成,例如鋼、不銹鋼或者鋁。在收納蓄電池之后,蓄電池托盤利用一個面狀的護蓋或者一個另外的倒置的蓄電池托盤流體密封地封閉。
蓄電池托盤特別是設置用于使用在機動車中。
特別是板坯可以是一個例如從卷材上裁下的板坯裁剪件。也可以通過適當的裁剪將在利用深沖技術成形時的材料流動考慮進去。如果利用彎曲技術制造蓄電池托盤的話,那么板坯裁剪件可以基本上與托盤展開的形狀相符。
加強件對蓄電池托盤進行加強,使得在發生事故時具有充分的剛性,以避免托盤扭曲或者破裂和/或物體進入內部空間。優選設置有多個加強件和與此相應的缺口,例如兩個、三個或者更多加強件以及附屬的缺口。
通過缺口節省了材料并且由此減少了重量。同時簡化了生產,因為單獨地置入加強件能夠比在成形過程中構成加強件更加簡單。在此,加強件可以直接嵌入缺口中。然而也可以將加強件例如安裝在缺口上方。
如果缺口和/或加強件在兩個側壁之間延伸的話,是有益的。在此,缺口同樣可以在側壁之間延伸或者與其間隔開。于是加強件可以支撐在側壁上并且吸收和繼續傳導碰撞能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特勒爾汽車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本特勒爾汽車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7149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