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割紗刀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70588.0 | 申請日: | 2020-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0215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新明;曲蕓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銥薪工業自動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H73/00 | 分類號: | B65H73/00;B26D1/00 |
| 代理公司: | 青島鼎丞智佳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77 | 代理人: | 韓耀朋;王敬花 |
| 地址: | 266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割紗刀 | ||
本發明涉及紡織機械配件設備領域,尤其是一種割紗刀,其包括刀體及其一側的第一刀環以及第二刀環,第一刀環與第二刀環呈弧形,且同軸設置,刀環之間設置有環形刀槽。本發明采用雙層刀環和刀槽對紗管上的尾紗通過拖拽和擠壓的方式進行割除,提高尾紗的割除質量和速度,實現機器批量操作;刀面采用平面結構,刀尖呈弧形,避免劃傷紗管,影響再次使用;不同的刀尖長度使割紗刀能夠實現割紗和定位的功能,擴大了刀具的使用范圍和功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織機械配件設備領域,尤其是一種割紗刀。
背景技術
紡織紗管使用完畢后,紗管上會殘留形狀和區域不規則的尾紗,紗管再次投入使用前需要先將紗管上的尾紗割除,目前生產中缺少專用的紗管割紗刀,大多使用人工操作的方式,利用砂輪或簡易刀片割除尾紗,勞動強度大且效率低下。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割紗刀,從而便于利用機器加工的方式割除尾紗,提高加工效率和質量,其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割紗刀,包括刀體及其一側的第一刀環以及第二刀環,第一刀環與第二刀環呈弧形,且同軸設置,刀環之間設置有環形刀槽。
優選地,所述刀槽的截面為三角形。
優選地,所述第一刀環與第二刀環的直徑相同。
優選地,所述第一刀環和第二刀環的刀面與刀環軸線平行。
優選地,所述第一刀環、第二刀環的厚度不小于紗管相鄰間隙之間距離。
優選地,所述第一刀環和第二刀環的兩端分別設置小刀尖和大刀尖。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所述小刀尖與刀環中點間水平距離小于刀環半徑;所述大刀尖與刀環中點間水平距離大于刀環半徑。
優選地,所述小刀尖和大刀尖的自由端做磨圓處理。
優選地,所述刀體上開有安裝孔。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采用雙層刀環和刀槽對紗管上的尾紗通過拖拽和擠壓的方式進行割除,提高尾紗的割除質量和速度,實現機器批量操作;刀面采用平面結構,刀尖呈弧形,避免劃傷紗管,影響再次使用;不同的刀尖長度使割紗刀能夠實現割紗和定位的功能,擴大了刀具的使用范圍和功能。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結構立體圖;
圖2:本發明結構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在本發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長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銥薪工業自動化有限公司,未經青島銥薪工業自動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7058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作坊式壓榨食用油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推送移載裝置及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