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模數(shù)轉換器及應用于SAR ADC的三電平開關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170477.X | 申請日: | 2020-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7145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吳建輝;黃琳琳;周暢;羅斯婕;黃毅;李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3M1/38 | 分類號: | H03M1/3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jīng)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朱小兵 |
| 地址: | 210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轉換器 應用于 sar adc 電平 開關 方法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模數(shù)轉換器及應用于SAR?ADC的三電平開關方法,屬于SAR?ADC的電容型DAC技術領域,整個過程分為采樣和轉換兩個階段,采樣階段根據(jù)輸入信號VIP和VIN通過采樣開關分別連接到上電容陣列和下電容陣列的頂極板;轉換階段比較器對在上下電容陣列頂極板的電壓進行MSB位至LSB位的比較,得出對應的數(shù)字碼,根據(jù)數(shù)字碼控制上下電容陣列中電容底極板的連接關系;經(jīng)過N次比較獲得到N位數(shù)字輸出碼。不同于大多數(shù)已發(fā)表的三電平開關方法,本發(fā)明采用了新的第三參考電平Vsubgt;aq/subgt;,其值等于參考電壓Vsubgt;ref/subgt;的四分之一。與傳統(tǒng)的開關算法相比,本發(fā)明不但能夠降低了99.61%的電容分裂式DAC的功耗,而且節(jié)省了87.5%的電容面積,實現(xiàn)了能量效率和面積節(jié)省之間很好的折中。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SAR?ADC的電容型DAC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模數(shù)轉換器及應用于SAR?ADC的三電平開關方法。
背景技術
SAR?ADC因其絕大部分電路都由數(shù)字電路組成,并且沒有運放,能量效率很高,與先進工藝兼容。中等精度(8-12位)、中等采樣速率(1MHz)的SAR?ADC被廣泛地運用于生物醫(yī)療電子、可穿戴設備、可植入設備、便攜式設備以及無線傳感網(wǎng)節(jié)點等領域。SAR?ADC的功耗主要來自于電容DAC、比較器和數(shù)字控制邏輯,而在低速下,電容DAC消耗的開關功耗占據(jù)了整體功耗的很大比例。
在已有的研究中,提出了多種開關算法來減小電容DAC的開關功耗。其中,三電平的開關算法由于引入了第三參考電平,一般為0.5Vref,開關算法更加靈活,DAC的開關功耗往往較低,然而其電容面積的減少效果并不理想[1][2]。
[1]Y.Zhu?et?al.:‘A?10-bit?100-MS/s?Reference-Free?SAR?ADC?in?90nmCMOS’,IEEE?Journal?of?Solid-State?Circuits.,2010,45,(6),pp.1111-1121
[2]A.Sanyal?and?N.Sun.:‘SAR?ADC?architecture?with?98%?reduction?inswitching?energy?over?conventional?scheme’,Electronics?Letters.,2013,49,(4),pp.248-250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SAR?ADC的設計,如何對三電平開關算法的能量效率和面積減少進行更好的折中。不同于大多數(shù)三電平開關方法,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模數(shù)轉換器及應用于SAR?ADC的三電平開關方法,其采用0.25Vref作為第三參考電平,節(jié)省了電容面積,同時利用電容分列裂式DAC結構,從而減小了DAC的開關功耗。
本發(fā)明具體采用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一種模數(shù)轉換器,包含采樣開關、電容陣列、比較器和數(shù)字控制邏輯;
其中,電容陣列包括完全相同的上電容陣列和下電容陣列;輸入信號VIP通過采樣開關連接到上電容陣列的頂極板,輸入信號VIN通過采樣開關連接到下電容陣列的頂極板;上電容陣列的頂極板與比較器同相輸入端相連,下電容陣列的頂極板與比較器的反相輸入端相連;比較器的差分輸出端通過數(shù)字控制邏輯后產(chǎn)生控制信號來控制上下電容陣列的底極板開關,使上電容陣列和下電容陣列的底極板連接到對應的參考電壓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jīng)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7047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