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農田改造用材料及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70103.8 | 申請日: | 2020-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635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6 |
| 發明(設計)人: | 王振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霖牧農業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K17/06 | 分類號: | C09K17/06;A01B79/00;C09K10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張元媛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鄭州市***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農田 改造 用材 料及 使用方法 | ||
1.一種使用農田改造用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一:農田改造用材料與遞質劑水混合均勻制成礓硅漿,農田改造用材料是由重量份數為10~50份的硅灰和重量份數為50~90份的礓石均質混合制成的粉狀農田改造用材料,農田改造用材料中礓石的粒度不大于0.15mm,硅灰的粒度不大于0.045mm且硅灰中SiO2的質量百分比不小于90%;
步驟二:礓硅漿經壓注設備分層、分次的壓注到耕土與礓石之間的過渡層以下、厚度在100mm~500mm范圍內的礓石層內;
首先,對旱田進行勘探和測量判斷土層構造,測得耕土層的厚度以及耕土與礓石之間過渡層的平均厚度,礓石層上表面離耕地表面的距離,其次,鉆探取樣測得礓石層的孔隙率,孔隙率與礓石層的堆積狀態有關,并以此孔隙率為依據計算單位土地面積礓硅漿的用量,測得土壤的抗壓特性,該土壤力學性質與礓石層的結構有關,以此為依據,計算并確定礓硅漿及礓硅漿的壓注壓強以及每排及每列壓注管之間的距離,再次,基于測量數據確定首次壓注礓硅漿的注漿導管的插入深度,保證注漿出口在過渡層以下的礓石層內;然后將設帶有四個水平出漿口的壓注管插入到礓石層內,壓注管共兩排八列,壓注管排與排、列與列之間的距離相等,將每個壓注管進漿口與裝有礓硅漿的壓注機出料箱連接好,啟動壓注機,并將壓注機的壓注壓強調到適當值開始壓注,并依據壓注壓強、注漿時間、注漿量確定壓注礓硅漿作業結束時間,首次壓注停止后,將壓注管內的礓硅漿排空;
在此過程中,粉狀的農田改造用材料在遞質劑水的帶動下充填到礓石層內的孔隙或裂隙中,注漿作業停止后,礓硅漿內的遞質劑水在靜置狀態時向下滲出,最終以固體狀的農田改造用材料滯留在礓石層內的孔隙或裂隙中,不僅堵塞了礓石層內的滲水或淋水通道,而且增加了礓石層的物料間的內摩擦力,有利于壓注壓力的提高,為保證礓硅漿內的遞質劑水滲出并發生初步的凝結,靜置滲水時間超過24小時后,進行第二次壓注礓硅漿作業;首次壓注作業結束后,將帶有四個水平出漿口的壓注管向上提,使每個壓注管的出漿口位于前述壓注礓硅漿的礓石層之上,過渡層之下,壓注管的個數及排列與首次壓注時相同,將每個壓注管與裝有礓硅漿的壓注機出漿罐連接好,啟動壓注機,并將壓注機的壓注壓強調到適當值后,開始壓注,依據壓注壓強、注漿時間、注漿量,結束壓注礓硅漿作業;
步驟三:礓硅漿在礓石層內、靜置狀態下硬化,且硬化時間不小于24小時;
壓注作業結束后,將壓注管向上拔出,礓石層孔隙內的礓硅漿在靜置狀態下硬固;
硬固反應包括:(a)礓硅漿中硅灰中的SiO2發生膠凝材料的初硬固結反應,(b)硅灰中的水溶性SiO2與礓硅漿或礓石層中的碳酸鈣緩慢的發生反應形成不溶于水的硅酸鈣的礦物,(c)礓硅漿及礓石層中碳酸鈣CaCO3發生向碳酸氫鈣Ca(HCO3)2轉變,水溶性的Ca(HCO3)2與硅灰中的SiO2反應形成硅酸鈣的礦物,最終使礓硅漿體材料與礓石固結在一起,壓注管拔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霖牧農業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河南霖牧農業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70103.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節能風力發電裝置
- 下一篇:一種農田改造用磷石膏材料及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