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抗壓耐震加氣混凝土砌塊的生產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70079.8 | 申請日: | 2020-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005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宏;劉偉;張玉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向往建筑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B1/50 | 分類號: | B28B1/50;B28B1/52;B28B11/14;B28B11/24;B28C5/40;B28C7/00;C04B28/12;C04B38/02;C04B111/40 |
| 代理公司: | 嘉興海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鄭文濤 |
| 地址: | 3211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抗壓 耐震 混凝土 砌塊 生產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抗壓耐震加氣混凝土砌塊的生產工藝,生產的步驟如下:S1:原料預處理:用磨球機將粉煤灰磨細;用破碎機分別對石灰和花崗巖進行破碎,并用磨球機分別將破碎后的石灰和花崗巖磨細;在鋁粉中加入水,攪拌成鋁粉懸浮液;S2:原料的混合、澆注:將水泥和S1中處理后的粉煤灰、石灰、花崗巖加入到容器中,并加入水、玻璃纖維、氟鋁酸鹽、硫氰酸鹽、三乙醇胺、減水劑攪拌均勻,在攪拌過程中將料漿的溫度控制在43?47℃,并在澆注前30?60s加入鋁粉懸浮液,并攪拌均勻,即可進行澆注入模;S3:初養護和切割;S4:蒸汽養護及成品。本發明制得的加氣混凝土砌塊具有良好的抗壓耐震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抗壓耐震加氣混凝土砌塊的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加氣混凝土砌塊在日常的生產和生活中應用極為廣泛,且作為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的一種建筑材料,其在建筑方面的應用極為多見。而在生活中,隨著生活的不斷發展,除地震等自然因素以外的人為等因素也容易導致地面等發生震動,因而建筑材料的好壞也會大大影響實際生活中建筑物的好壞,如果建筑材料不好,就會使得建造的建筑物的質量也大大下降,例如,發生震動時,如果建筑材料防震效果不好,那么建筑物也極為容易被震塌,進而造成巨大的損失。
而對于現有的加氣混凝土砌塊來說,其在抗壓耐震方面的效果還不夠好。
發明內容
基于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抗壓耐震加氣混凝土砌塊的生產工藝,制得的加氣混凝土砌塊具有良好的抗壓耐震的效果。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抗壓耐震加氣混凝土砌塊的生產工藝,生產的步驟如下:
S1:原料預處理
用磨球機將粉煤灰磨細;用破碎機分別對石灰和花崗巖進行破碎,并用磨球機分別將破碎后的石灰和花崗巖磨細;在鋁粉中加入水,攪拌成鋁粉懸浮液;
S2:原料的混合、澆注
將水泥和S1中處理后的粉煤灰、石灰、花崗巖加入到容器中,并加入水、玻璃纖維、氟鋁酸鹽、硫氰酸鹽、三乙醇胺、減水劑攪拌均勻,在攪拌過程中將料漿的溫度控制在43-47℃,并在澆注前30-60s加入鋁粉懸浮液,并攪拌均勻,即可進行澆注入模;
S3:初養護和切割
將S2中澆注后模具放入初樣室進行發氣初凝,初養后用負壓吊具將模框及坯體一同吊到預先放好釜底板的切割臺上,脫去模框,切割機即對坯體進行橫切、縱切、銑面包頭,模框吊回到運模車上人工清理和除油,然后吊到模車上組模進行下一次澆注,切好后的坯體連同釜底板用天車吊到釜車上碼放兩層,層間有四個支撐,若干個釜車編為一組;
S4:蒸汽養護及成品
坯體在釜前停車線上編組完成后,打開要出釜的蒸壓釜釜門,先用卷揚機拉出釜內的成品釜車,然后再將準備蒸壓的釜車用卷揚機拉入蒸壓釜進行養護;釜車上的制成品用橋式起重機吊到成品庫,然后用叉式裝卸車運到成品堆場,空釜車及釜底板吊回至回車線上,清理后用卷揚機拉回碼架處進行下一次循環。
優選地,所述S1中鋁粉與水的質量比為1:20。
優選地,所述S2中的氟鋁酸鹽為氟鋁酸鈣,所述硫氰酸鹽為硫氰酸鈣。
優選地,所述S3中的減水劑為萘磺酸系、聚羧酸系和三聚氰胺系高效減水劑中的一種或幾種。
優選地,所述S3中發氣初凝的條件為:溫度55-65℃,時間1.5-2h。
優選地,所述蒸汽養護的方法步驟如下:
(1)抽真空至壓強不高于0.07Mpa后,保持40-60min;
(2)升壓至壓強不低于1.5Mpa,恒壓保持7-9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向往建筑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向往建筑節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7007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