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沙氏鹿茸草種子的采收及貯藏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70053.3 | 申請日: | 2020-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4797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郭巧生;黃輝球;朱再標;黃麗玲;鐘文華;黃志剛;陳藝芳;劉永;葉紅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惠州市九惠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F25/00 | 分類號: | A01F25/00;A01D91/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黃壽華 |
| 地址: | 516007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鹿茸 種子 采收 貯藏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沙氏鹿茸草種子的采收及貯藏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在沙氏鹿茸草產地采收適宜成熟度的沙氏鹿茸草果莢,均勻攤開曬干,干燥后備用;S2.待果莢陰干至重量不再變化后,裝于密封袋中,置于?20~10℃條件下貯藏。這種采收及貯藏方法,確定了種子成熟的外觀形態及適宜采種時期,明確其最佳貯藏條件,從而建立了沙氏鹿茸草種子采收確切標準,保證沙氏鹿茸草的種子質量,延長種子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藥用植物種植及種子采收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沙氏鹿茸草種子的采收及貯藏方法。
背景技術
沙氏鹿茸草為玄參科鹿茸草屬植物綿毛鹿茸草的干燥全草,拉丁學名為Monochasma savatieri Franch,別名千年艾、千重塔、龍須草,白頭翁等,在我國浙江、福建、湖北、江西等地均有分布,在日本、韓國等地也有少量分布。
沙氏鹿茸草生于山坡林地,為多年生半寄生草本植物,高20~30cm,花果期為4~5 月。沙氏鹿茸草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祛風止痛等功效,在臨床上有廣泛的應用,比如用于治療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牙齦腫痛等。
目前沙氏鹿茸草的人工栽培少、產量小,資源無法滿足生產和臨床的需要,其主要來源還是野生鹿茸草。但隨著其市場需求量的增加,近年來過度采挖和對其生長環境的人為干擾導致沙氏鹿茸草的野生資源幾近滅絕,因此需盡快實現其野生撫育和人工種植,保證沙氏鹿茸草的持續供給。
種子繁殖是沙氏鹿茸草的主要繁殖方式,而種子質量又是影響沙氏鹿茸草產量和品質的重要因素。由于沙氏鹿茸草種子成熟度不一致且目前其種子采收尚無確切的外觀標準,在采收過程中,常存在由于種子成熟度不同導致其質量差別較大的問題。另外,藥用植物種子收獲時間和實際進行大規模播種生產的時間往往存在一定季節差異性,在這段時間內可通過選擇最佳的貯藏條件來保證種子的活力,延長種子的壽命。
因此,建立沙氏鹿茸草種子采收的確切標準并確定其采收方法,明確其最適貯藏條件,對于保證沙氏鹿茸草種子質量、以便后續人工栽培,則顯得至關重要。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沙氏鹿茸草種子的采收及貯藏方法,確定種子成熟的外觀形態及適宜采種時期,明確其最佳貯藏條件,從而建立了沙氏鹿茸草種子采收確切標準,保證沙氏鹿茸草的種子質量,延長種子壽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沙氏鹿茸草種子的采收及貯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在沙氏鹿茸草產地采收適宜成熟度的沙氏鹿茸草果莢,均勻攤開曬干,干燥后備用;
S2.待果莢陰干至重量不再變化后,裝于密封袋中,置于-20~10℃條件下貯藏。
作為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在步驟S1中,所述適宜成熟度的判斷標準為果莢剛開始開裂,只有一條細小的縫隙,但尚未完全開裂。
發明人發現,在采收鹿茸草種子時,明確其采種時期為果莢剛開始開裂,只有一條細小的縫隙,但尚未完全開裂,此時采收的沙氏鹿茸草種子已經成熟,且發芽率高,幼苗生長速率快。
作為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貯藏溫度為5℃或-20℃。
果莢陰干至重量不再變化,在裝于密封袋貯藏時,選擇5℃或-20℃條件下貯藏種子,優選5℃,這該溫度條件下,貯藏的沙氏鹿茸草種子壽命顯著延長。
作為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在步驟S1的采收方法為徒手從沙氏鹿茸草枝條上逐個摘取沙氏鹿茸草莢果。通過人工采摘,可篩選成熟度相同或相近的莢果,而且可以避免損壞鹿茸草枝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惠州市九惠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惠州市九惠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7005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熱轉印條碼碳帶用背涂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 下一篇:硅棒的切割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