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農林種植扦插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69400.0 | 申請日: | 2020-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6433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2 |
| 發明(設計)人: | 常玉洗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玉洗 |
| 主分類號: | A01G23/04 | 分類號: | A01G23/04;A01C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農林 種植 扦插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農林種植扦插器,屬于農林種植機械技術領域,包括支撐外筒、活動設置在所述支撐外筒內部的扦插內筒、活動設置在所述扦插內筒內部的扦插內芯以及固定設置在所述所述支撐外筒底部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呈環形陣列分布若干通孔,每組所述通孔處均安裝有覆土組件,所述扦插內筒底部轉動連接有若干扦插板,若干扦插板形成錐尖向下的錐形結構。本發明實施例具有結構簡單以及種植效果好的優點,當苗種隨扦插內筒深入土層后,向下按壓扦插內芯,扦插內芯作用于扦插板,扦插板沿扦插內筒向外轉動,從而使得苗種根部落在土坑中,再向上拔起扦插內筒,利用覆土組件向土坑中撥動泥土,完成苗種的覆土操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林種植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農林種植扦插器。
背景技術
目前,對于農林產業中苗種的種植大多是依靠人力栽種,即人工進行地面打洞、種植以及覆土等操作,從而使得栽種效率較低,費時費力,也有一些是借助機械工具進行栽種,如扦插器等,然而現有的扦插器在進行苗種栽種時,無法將苗種順利的放入所扦插出的土坑中,同時也無法對苗種進行有效的覆土操作,使得栽種效果較差,無法滿足使用需求。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實施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農林種植扦插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農林種植扦插器,包括支撐外筒、活動設置在所述支撐外筒內部的扦插內筒、活動設置在所述扦插內筒內部的扦插內芯以及固定設置在所述所述支撐外筒底部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呈環形陣列分布若干通孔,每組所述通孔處均安裝有覆土組件,所述扦插內筒底部轉動連接有若干扦插板,若干扦插板形成錐尖向下的錐形結構,每組所述扦插板與所述扦插內筒內壁之間均通過第三彈性組件相連;所述扦插內筒上端延伸至所述支撐外筒外部,所述扦插內芯上端延伸至所述扦插內筒外部,扦插內芯底部與所述扦插板內壁相抵。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所述底座為上小下大的圓臺形結構,所述覆土組件包括貫穿所述通孔并與所述通孔活動配合的壓桿以及固定設置在所述壓桿底部的推板,所述推板與所述底座內壁之間通過第一彈性組件相連。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所述壓桿上端固定設置有壓板。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所述壓桿傾斜設置。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所述扦插內筒上端固定設置有第一把手。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所述扦插內芯上端固定設置有第二把手。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所述第一彈性組件與所述第三彈性組件為彈簧。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所述第一彈性組件與所述第三彈性組件為彈片。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所述扦插內筒外壁固定連接有第二阻塊,所述支撐外筒內壁固定連接有與所述第二阻塊對應的第一阻塊,所述第一阻塊與所述第二阻塊之間通過第二彈性組件相連。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所述第二彈性組件為彈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實施例具有結構簡單以及種植效果好的優點,當苗種隨扦插內筒深入土層后,向下按壓扦插內芯,扦插內芯作用于扦插板,扦插板沿扦插內筒向外轉動,從而使得苗種根部落在土坑中,再向上拔起扦插內筒,利用覆土組件向土坑中撥動泥土,完成苗種的覆土操作。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農林種植扦插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農林種植扦插器中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A區域放大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玉洗,未經常玉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6940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芯分容裝置及設備
- 下一篇:一種便于制作釣餌的釣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