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工膜用聚丙烯樹脂添加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69284.2 | 申請日: | 2020-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236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04 |
| 發明(設計)人: | 譚魁龍;焦鳳鳴;王彥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吉海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3/12 | 分類號: | C08L23/12;C08K5/134;C08K5/526;C08K5/098;C08K5/13;C08J5/18;B01F33/8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華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劍輝 |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海淀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工 聚丙烯 樹脂 添加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電工膜用聚丙烯樹脂添加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添加劑由自由基捕捉劑、過氧化物分解劑和酸吸收劑組成;所述自由基捕捉劑、所述過氧化物分解劑和所述酸吸收劑的含量的質量比為1:0.5~5:0.01~0.05;所述自由基捕捉劑選自四[β-(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β-(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1,3,5-三(3,5-二叔丁基-4-羥基芐基)異氰尿酸、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羥芐)苯和三(4-叔丁基-3-羥基-2,6-二甲基芐基)異氰尿酸酯中的至少一種;所述過氧化物分解劑選自三壬基苯基亞磷酸苯酯、雙十八烷基季戊四醇雙亞磷酸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亞磷酸酯、雙(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和硫代二丙酸二(十八醇)酯中的至少一種;所述酸吸收劑選自硬脂酸鈣、硬脂酸鋅、硬脂酸鈉、硬脂酸鎂和鎂鋁水滑石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制備方法的混合過程采用霧化射流攪拌裝置,其中,混合過程的溫度為15~150℃,攪拌速率為10~500r/min;
所述霧化射流攪拌裝置包括自上而下順次設置的吹風射流結構(1)和儲液混合結構(2),所述吹風射流結構(1)和所述儲液混合結構(2)之間通過篩板組件(3)相連;所述吹風射流結構(1)至少包括腔體(11),通過泵體(12)連通所述儲液混合結構(2)和所述腔體(11)的引流管(13),設置于所述引流管(13)中連接于所述腔體(11)的一端上且噴嘴(141)延伸至所述腔體(11)內部的霧化噴射件(14),以及在所述腔體(11)中位于所述霧化噴射件(14)上方的用于加入粉料的粉料加入組件(15),且所述粉料加入組件(15)中設置有吹散粉料的風機(151);所述儲液混合結構(2)至少包括用于存儲有機溶劑的儲液腔(21),以及至少部分設置于所述儲液腔(21)中的加熱攪拌組件(22);所述引流管(13)包括自所述儲液混合結構(2)至所述腔體(11)順次連通設置的主管(131)以及多根副管(132),且每根所述副管(132)上各自連接有霧化噴射件(14),且所述霧化噴射件(14)的噴嘴(141)的噴射方向沿所述腔體(11)的徑向方向延伸;所述粉料加入組件(15)包括軸線方向沿豎直方向延伸的加料管(152),且所述加料管(152)的底端位于所述噴嘴(141)的上方,所述吹風機(151)設置于所述加料管(152)的外側,且所述吹風機(151)的吹風方向斜向下并朝向所述加料管(152)的軸線的延伸方向;所述篩板組件(3)至少包括自上而下順次設置的第一篩板(31)和第二篩板(32),且所述第一篩板(31)的篩孔大于所述第二篩板(32)的篩孔,所述第一篩板(31)與所述第二篩板(32)之間沿水平方向相對移動,且所述第一篩板(31)和所述第二篩板(32)相對的側面上各自形成有配合設置的研磨凸起(33);
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將有機溶劑置于儲液混合結構(2)中,通過泵體(12)抽至引流管(13)中,并經過霧化噴射件(14)的噴嘴(141)沿水平方向噴入腔體(11)中,而后通過加料管(152)進行加入自由基捕捉劑、過氧化物分解劑和酸吸收劑,同時開啟風機(151)進行吹風,使得自由基捕捉劑、過氧化物分解劑和酸吸收劑在腔體(11)中均勻分散,同時通過噴出的有機溶劑進行均勻沉降至篩板組件(3)上,顆粒小的沉降物直接落入儲液混合結構(2)中進行混合,顆粒較大的沉降物進一步通過第一篩板(31)和第二篩板(32)之間的相對運動的研磨凸起(33)研磨至小顆粒后進一步落入儲液混合結構(2)中進行進一步的攪拌;脫除有機溶劑,得到電工膜用聚丙烯樹脂添加劑;
其中,所述有機溶劑選自烷烴、芳香烴、酮類化合物和醇類化合物中的一種或幾種;其中,所述烷烴的碳原子數為5~2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烷烴選自正戊烷、異戊烷、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異辛烷、正壬烷、正癸烷中的至少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烴選自甲苯、乙苯、二甲苯、三甲苯中的至少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酮類化合物選自碳原子數為3~10的脂肪族和/或碳原子數為3~10的芳香族類酮類化合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吉海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吉海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69284.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應用于配電網實境試驗平臺的網架結構
- 下一篇:一種建筑塑料垃圾粉碎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