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側條厚唇魚人工繁育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68187.1 | 申請日: | 2020-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0916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21 |
| 發明(設計)人: | 秦志清;樊海平;林建斌;梁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省淡水水產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61/10 | 分類號: | A01K61/1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修斯文;蔡學俊 |
| 地址: | 350002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側條厚唇魚 人工 繁育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側條厚唇魚(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產養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側條厚唇魚的人工繁育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的地形地貌千姿百態,內陸地區流域面積廣,具有豐富的地方淡水魚類資源,其中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品種較多。這些地方特色魚類資源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和遺傳育種價值,同時兼具營養豐富、肉質鮮美、風味獨特等特點。水產種質資源是水產育種、養殖生產、資源修復和漁業科技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雖然目前有部分品種初步開展了資源調查、品種鑒定、種苗繁育和人工馴養等保護和開發利用工作,但是大多數品種仍處于待研究開發階段,相關研究工作進展緩慢,基礎相對薄弱。
側條厚唇魚為鯉科光唇魚屬的小型經濟魚類,為中國特有物種;沿測線有一藍黑色縱帶直達尾鰭基是該種區別于光唇魚屬其他魚類的重要形態特征。側條厚唇魚是《松溪河厚唇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2016年農業部批準建立)的主要保護物種,具有較高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為閩粵贛一帶內陸山區常見的食用魚,深受老百姓喜愛,市場前景廣闊。
由于原產地生態環境遭破壞、亂捕濫捕和水環境污染等方面原因,導致側條厚唇魚的種群數量和質量嚴重衰竭,野生種質資源存在滅絕的風險。鑒于此,有必要對該品種開展種質資源保護、人工繁育和養殖開發等研究工作,以實現其種質資源的恢復與延續,滿足市場需求。有關側條厚唇魚的相關研究資料極少,其繁育生物學、養殖生物學、營養學及病害防控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基本處于空白;目前國內外尚未見其人工繁育成功的報道。鑒于此,本發明采用首創的產前培育、催熟和人工催產方法,在國內外首次成功實現了側條厚唇魚的人工育苗,為該魚的苗種規?;a、種質資源保護與養殖開發應用等研發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目前側條厚唇魚人工繁育技術缺乏的現狀,提供了一種側條厚唇魚人工繁育方法。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側條厚唇魚人工繁育方法,其具體步驟如下:
(1)親本培育:
a)日常培育:采用2000 m2以內、水深1.2~1.6 m的土池進行側條厚唇魚野生親本的培育,放養密度為4000~5000尾/畝;套養鰱魚100~150尾/畝、鳙魚30~50尾/畝,以調控水質;投喂粗蛋白含量36%~40%的浮性顆粒飼料,投喂頻率2次/d,投餌率1%~2%;保持微流水,并配備增氧設施,使培育水體的溶氧量達5 mg/L以上、pH 7.0~8.5、透明度30 cm以上;
b)產前培育:每年的3月底~4月初,從培育親魚的土池分批挑選無病無傷、性腺發育較好的個體,放入30 m2~50 m2、水深0.5~0.6 m的長方形水泥池(配備增氧設施)中進行產前強化培育,每個池投放親魚300~400尾,保持流水刺激;從催產前10~15 d開始,每隔3d將水位降低5~6 cm,直至水深達0.3~0.4 m;同時加大進排水量,使每天進排水量均為60~80 噸,以刺激親魚性腺快速同步發育;投喂粗蛋白含量36%~38%的浮性顆粒飼料,投喂頻率2次/d,投餌率1%~2%;每星期投喂青飼料無根萍1~2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省淡水水產研究所,未經福建省淡水水產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6818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