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超臨界水氣化制氫及漿液超臨界水熱燃燒耦合系統與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68148.1 | 申請日: | 2020-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487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樹眾;李艷輝;蔣卓航;崔成超;賀超;孔文欣;王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0J3/48 | 分類號: | C10J3/48;C10J3/72;C10K3/04;C01B32/50;C01B3/5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濤 | 
| 地址: | 710049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臨界 水氣 化制氫 漿液 燃燒 耦合 系統 工藝 | ||
1.一種超臨界水氣化制氫及漿液超臨界水熱燃燒耦合系統,采用碳基能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煤漿制備單元(1),煤漿制備單元(1)出口經高壓煤漿泵(2)接至高壓預熱器(3)冷流體側入口,高壓預熱器(3)冷流體側出口與超臨界水氣化反應器(4)上部側面第一入口接通,超臨界水氣化反應器(4)底部出口經高壓預熱器(3)熱流體側接分離器,分離器液相出口依次經有質組分回收單元(9)、高壓漿料泵(10)、高壓回熱器(11)冷流體側接至超臨界水熱燃燒反應器(12)頂部入口,超臨界水熱燃燒反應器(12)底部側面出口經調節閥(V3)、高壓回熱器(11)熱流體側、降溫器(16)、降壓器(17)接至三相分離器(18)入口,三相分離器(18)下部液相出口與煤漿制備單元(1)接通;出分離器和三相分離器(18)的二氧化碳匯聚接微藻光合反應器(19)第一入口,微藻光合反應器(19)出口與離心分離器(20)接通,離心分離器(20)底部液相出口接至煤漿制備單元(1)和/或水熱液化反應器(21),離心分離器(20)頂部氣相出口接至微藻光合反應器(19)第二入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超臨界水氣化制氫及漿液超臨界水熱燃燒耦合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離器包括高壓氣體分離器(5)和低壓氣體分離器(8),高壓預熱器(3)熱流體側出口接高壓氣體分離器(5)的入口,高壓氣體分離器(5)頂部氣相出口接至組分分離單元(15),高壓氣體分離器(5)底部液相出口依次經調溫器(6)、調壓器(7)接至低壓氣體分離器(8),低壓氣體分離器(8)底部液相出口接有質組分回收單元(9)的入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超臨界水氣化制氫及漿液超臨界水熱燃燒耦合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分分離單元(15)設有三個出口,第一出口輸出氫氣,第三出口輸出氣體以二氧化碳為主,第二出口輸出包含甲烷在內的其他氣體,組分分離單元(15)的第三出口、低壓氣體分離器(8)頂部氣相出口及三相分離器(18)頂部出口匯聚連接微藻光合反應器(19)第一入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超臨界水氣化制氫及漿液超臨界水熱燃燒耦合系統,其特征在于,利用空分裝置(13)產氧,其氧氣出口接至高壓氧壓縮機(14),高壓氧壓縮機(14)出口分為兩路,第一路經調節閥(V2)接至超臨界水熱燃燒反應器(12)頂部入口,第二路經調節閥(V1)接至超臨界水氣化反應器(4)上部側面第二入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超臨界水氣化制氫及漿液超臨界水熱燃燒耦合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臨界水熱燃燒反應器(12)底部中心與超臨界水氣化反應器(4)頂部貫通,貫通處設有導流件;超臨界水熱燃燒反應器(12)外圍設有高效冷卻套,防止壁面超溫;超臨界水熱燃燒反應器(12)底部側面出口用于輸出高溫高壓燃燼后渣漿。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超臨界水氣化制氫及漿液超臨界水熱燃燒耦合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臨界水氣化反應器(4)的上部側面第一入口和上部側面第二入口皆為環通道結構,環通道內側設有若干入射噴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交通大學,未經西安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68148.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