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質改善用多孔體及其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68011.6 | 申請日: | 2020-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895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2 |
| 發明(設計)人: | 權丙鉉;權赫大;崔秉邰 | 申請(專利權)人: | 權丙鉉;權赫大;崔秉邰 |
| 主分類號: | C02F1/40 | 分類號: | C02F1/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金成哲;宋海花 |
| 地址: | 韓國首***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質 善用 多孔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種水質改善用多孔體,其特征在于,包含含有金屬氧化物的無機凝集劑、硅酸鹽和發泡劑,所述多孔體的比重為0.5~1.5,氣孔率為10~60%,比表面積為1~1,000㎡/g。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質改善用多孔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酸鹽具有以下化學式1的結構,
化學式1
A2O-nSiO2
所述化學式1中,A為選自鈉、鉀、鋰、銣和銫中的任一種,所述n為1~5的整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質改善用多孔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發泡劑包含選自硝基苯乙烯、甲氧基苯乙烯、β-甲基苯乙烯、鄰甲基苯乙烯、間甲基苯乙烯、對甲基苯乙烯、甲基甲硅烷基苯乙烯、乙烯基萘、乙烯基聯苯、乙烯基蒽、氯乙烯、乙烯基噻吩、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吡啶、磺酰氧基苯乙烯、苯乙烯磺酸鈉、氰基苯乙烯、氨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β-乙基苯乙烯、羧基苯乙烯、氯苯乙烯、苯基苯乙烯和羥基苯乙烯中的任一種或多種單體聚合而成的乙烯基系樹脂。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質改善用多孔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發泡劑進一步包含選自硫酸銅、氧化銅、硝酸銀、氧化硼、氧化鋅、二氧化釷、氧化鎂、二氧化鈦、磷酸三鈣、氧化鋁和石墨中的任一種或多種增重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質改善用多孔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體在內部包含選自氯化鈣、氯化鎂和氯化鋰中的任一種或多種比重調節劑。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水質改善用多孔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比重調節劑進一步包含選自磷酸鋁系沸石、磷酸鋁鐵系沸石和磷酸硅鋁系沸石中的任一種或多種沸石。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質改善用多孔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體在表面被覆有包含選自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屬、節桿菌(Arthrobacter)屬、紅球菌(Rhodococci)屬、分支桿菌(Mycobacterium)屬、假單胞菌(Pseudomonas)屬、黃色桿菌(Xanthobacter)屬、乳桿菌(Lactobacillus)屬、酵母菌(Saccharomyces)屬、紅假單胞菌(Rhodopseudomonas)屬、鏈霉菌(Streptomyces)屬、單胞菌(Dimonas)屬、擬盜蟲(Strombidinopsis)屬、韓國菌(koreensis)屬和泛菌(Pantoea)屬中的任一種或多種菌株的涂布劑。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水質改善用多孔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是節桿菌屬、黃色桿菌屬以及泛菌屬混合而成。
9.一種水質改善用多孔體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a)將包含金屬氧化物的無機凝集劑、硅酸鹽、水玻璃和發泡劑混合而制造成型體的步驟;
b)將所述成型體在300~500℃進行2~5小時干燥的步驟;
c)將所述干燥后的成型體在800~1,000℃進行5~10小時燒成的步驟;
d)將所述燒成后的成型體用黃土來被覆的步驟;以及
e)使所述成型體浸漬于包含菌株的涂布劑的步驟。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水質改善用多孔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體包含選自節桿菌屬、黃色桿菌屬、乳桿菌屬、酵母菌屬、紅假單胞菌屬、鏈霉菌屬和泛菌屬中的任一種或多種菌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權丙鉉;權赫大;崔秉邰,未經權丙鉉;權赫大;崔秉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6801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線放電加工機以及線放電加工方法
- 下一篇:顯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