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魚眼鏡頭的解像力測試方法及其系統和平臺以及電子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68007.X | 申請日: | 2020-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9551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冬梅;張本好;胡增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舜宇光學(浙江)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17/00 | 分類號: | H04N1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華進聯浙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賀才杰 |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眼鏡 解像力 測試 方法 及其 系統 平臺 以及 電子設備 | ||
一種魚眼鏡頭的解像力測試方法及其系統和平臺以及電子設備。該魚眼鏡頭的解像力測試方法包括步驟:S100:獲取標板組圖像,其中該標板組圖像是通過圖像傳感器透過魚眼鏡頭拍攝測試標板組而獲得的圖像;S200:統計該標板組圖像的測試區域內預定數量的最亮像素的灰度值之和,以得到最大灰度值總和;S300:統計該標板組圖像的該測試區域內與該最亮像素具有相同數量的最暗像素的灰度值之和,以得到最小灰度值總和;以及S400:根據該最大灰度值總和與該最小灰度值總和,通過解像力計算模型計算該魚眼鏡頭的解像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魚眼鏡頭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魚眼鏡頭的解像力測試方法及其系統和平臺以及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魚眼鏡頭作為一種焦距較短(如16mm或更短)且視角接近(或等于)180°的鏡頭,是一種極端的廣角鏡頭,力求視角達到或超過人眼所能看到的范圍。由于魚眼鏡頭能夠攝取普通鏡頭無法比擬的場景范圍,能夠借助超焦距原理使景深從十幾厘米開始一直延伸到無限遠,只要選擇合適的光圈,便可以獲得全景深效果,因此魚眼鏡頭能夠被廣泛應用到特殊攝影、天文、氣象、車載、建筑測量、醫療內窺鏡檢查、公安、邊防以及海防等領域。
鏡頭解像力是指鏡頭分辨拍攝物細節的能力,是衡量鏡頭性能和質量的主要指標?,F有的鏡頭解像力測試方法通常采用ISO12233標準,以在單個垂直光源的照射下拍攝測試標板,計算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調制傳遞函數)、SFR(SpatialFrequency Response,空間頻率響應)或TV Line作為測試鏡頭的解像力。
然而,由于魚眼鏡頭的視角較大,在成像時有著嚴重畸變(即桶形畸變),使得四周直線都被彎曲成弧形,且越靠近邊緣畸變越明顯,因此現有的常規鏡頭解像力測試方法無法適用于魚眼鏡頭的解像力測試。而目前市場上存在的針對魚眼鏡頭的解像力測試方法仍然存在各種問題:例如,一種針對魚眼鏡頭的解像力測試方法是使用平面測試卡(棋盤格),將相機安裝在一個球形全景云臺上,在不同視角下采用多種曝光進行拍攝,但這種方法不僅耗時耗力,不適合工業生產,而且也不適用于魚眼鏡頭的調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優勢在于提供一魚眼鏡頭的解像力測試方法及其系統和平臺以及電子設備,其能夠滿足測試魚眼鏡頭的解像力的要求,以便管控魚眼鏡頭的產品質量。
本發明的另一優勢在于提供一魚眼鏡頭的解像力測試方法及其系統和平臺以及電子設備,其中,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魚眼鏡頭的解像力測試方法創造性地采用灰度差值來計算魚眼鏡頭的解像力,有助于消除魚眼鏡頭的嚴重畸變對解像力評價的影響。
本發明的另一優勢在于提供一魚眼鏡頭的解像力測試方法及其系統和平臺以及電子設備,其中,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魚眼鏡頭的解像力測試方法能夠獲得歸一化的解像力測試結果,方便測試標準的制定和產品質量的管控,適用于工業生產。
本發明的另一優勢在于提供一魚眼鏡頭的解像力測試方法及其系統和平臺以及電子設備,其中,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魚眼鏡頭的解像力測試方法所采用的標板設計適用性廣,無需針對不同的鏡頭做反畸變設計,有助于簡化標板設計,節省標板設計時間,提高標板利用率。
本發明的另一優勢在于提供一魚眼鏡頭的解像力測試方法及其系統和平臺以及電子設備,其中,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魚眼鏡頭的解像力測試方法能夠采用五面光源來均勻照亮魚眼鏡頭的測試所需視場,克服了單一光源下拍攝存在暗角的弊端,有助于滿足對環境光的要求。
本發明的另一優勢在于提供一魚眼鏡頭的解像力測試方法及其系統和平臺以及電子設備,其中為了達到上述優勢,在本發明中不需要采用復雜的結構和龐大的計算量,對軟硬件要求低。因此,本發明成功和有效地提供一解決方案,不只提供一魚眼鏡頭的解像力測試方法及其系統和平臺以及電子設備,同時還增加了所述魚眼鏡頭的解像力測試方法及其系統和平臺以及電子設備的實用性和可靠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舜宇光學(浙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舜宇光學(浙江)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6800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人臉檢索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
- 下一篇:一種后保險杠安裝系統及車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