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用途應急救援物聯網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67649.8 | 申請日: | 2020-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5608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8 |
| 發明(設計)人: | 楊小劍;吳豐銘;蘇東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長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H04W4/38;G06K7/10 |
| 代理公司: | 廣東高端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46 | 代理人: | 鮑璐璐 |
| 地址: | 525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用途 應急 救援 聯網 裝置 | ||
1.一種多用途應急救援物聯網裝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嵌入式工控主板模塊(1)以及電連接嵌入式工控主板模塊(1)的數字音頻功率放大模塊(2)、用于采集危險源周邊多種環境信息數據的傳感器模塊(3)、帶有220V交流和12V直流供電接口的電源控制模塊(4)和環境溫度控制模塊(5);
進一步包括:電連接嵌入式工控主板模塊(1)的一鍵報警按鈕模塊(6)、門磁模塊(7)、RFID讀卡器模塊(8)、音頻處理模塊(9)、主板風扇模塊(10)、星光報警模塊(11)、視頻處理模塊(12)、對設定環境進行視頻分析的攝像機(13)、用于實時上傳本地ID狀態信息接受服務平臺中心的信息指令的有線和無線通訊模塊(1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應急救援物聯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工控主板模塊(1)包括ARM Cortex-A7處理器(101)以及電連接ARM Cortex-A7處理器(101)的開關/顯示燈(102)、看門狗(103)、電源管理器(104)、雙通道DDR3內存(105)、EMMC存儲器(106)、TF卡存儲器(107)、USB通訊單元(108)、I2C通訊單元(109)、UART通訊單元(110)、GPIO接口單元(111)和用于接收紅外信號的IR處理單元(112);
UART通訊單元(110)通過UART接口電連接傳感器模塊(3)和環境溫度控制模塊(5);
看門狗(103)用于接收ARM Cortex-A7處理器(101)定期發送的多個脈沖串,并在檢測到該多個脈沖串后重新清零定時器,當定時器預定時間長度內沒收到所述的多個脈沖串,看門狗(103)發出一個高低電平復位ARM Cortex-A7處理器(101);
ARM Cortex-A7處理器(101)通過SPI接口連接有線和無線通訊模塊(14)、USB通訊單元(108)、視頻處理模塊(12)、音頻處理模塊(9)、IR處理單元(112);
ARM Cortex-A7處理器(101)通過I2C接口接I2C通訊單元(109);
ARM Cortex-A7處理器(101)通過GPIO接口單元(111)接數字音頻功率放大模塊(2)、電源控制模塊(4)和環境溫度控制模塊(5)、一鍵報警按鈕模塊(6)、門磁模塊(7)、主板風扇模塊(10)、星光報警模塊(1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應急救援物聯網裝置,其特征在于,ARM Cortex-A7處理器(101)為32位的RISC架構式的處理器;雙通道DDR3內存(105)的內存為8G,EMMC存儲器(106)的內存為16G。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應急救援物聯網裝置,其特征在于,音頻處理模塊(9)設置有AUDIO輸入接口、AUDIO輸出接口、用于接內置揚聲器(16)和/或數字音頻功率放大模塊(2)的揚聲器接口;
視頻處理模塊(12)設置有HDMI接口、LVDS接口、MIPI接口、連接攝像機(13)的VID接口,其中,LVDS接口、MIPI接口接有LED顯示器/LCD顯示器(1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應急救援物聯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線和無線通訊模塊(14)包括40MHz通訊單元(141)、4G/5G/GPS通訊單元(142)、WLAN通訊單元(143)、100M以太網通訊單元(144)。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應急救援物聯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感器模塊(3)包括壓力傳感器(31)、溫濕度傳感器(32)、風速傳感器(33)、水位傳感器(34)、火焰傳感器(35)、氣體傳感器(36),電源控制模塊(4)為所述傳感器模塊(3)所包括的傳感器供電;
壓力傳感器(31)、溫濕度傳感器(32)、風速傳感器(33)、水位傳感器(34)、火焰傳感器(35)、氣體傳感器(36)依次電連接;
所述傳感器模塊(3)所包括的傳感器分別通過RS485接口與ARM Cortex-A7處理器(101)通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長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長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67649.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