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星敏感器的支架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67458.1 | 申請日: | 2020-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1979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晶晶;劉武;陳龍;秦貴軍;王東燊;楊道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時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4G1/10 | 分類號: | B64G1/10;B64G1/66;H05K7/20 |
| 代理公司: | 臺州市方圓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張智平 |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濱***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敏感 支架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星敏感器的支架,屬于航天設備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星敏感器散熱性能差、控溫難度大的問題。本星敏感器的支架包括用于支撐星敏感器的架體,架體由導熱材料制成且具有裝置腔,裝置腔內設有用于控溫的相變蓄能介質。本星敏感器的支架具有使星敏感器散熱好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航天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星敏感器的支架。
背景技術
星敏感器的支架是一種將星敏感器安裝在衛星上的架構,通常由碳合金材料或由金屬材料制成。由于現有星敏感器安裝于衛星的外部,受外熱流影響大,導致星敏感器的溫度波動大,其溫度波動會直接影響衛星的定姿精度,因此星敏感器需及時散熱。
例如中國專利文獻資料公開了一種星敏感器和熱控裝置一體化安裝支架[專利號:201810273730.7;申請公布號:CN108910090A],包括星敏感器支架,星敏感器支架上安裝有輻射板支架一、輻射板支架二和星敏感器,輻射板支架一和輻射板支架二位于星敏感器支架的兩側,星敏感器位于輻射板支架一與輻射板支架二之間。
該輻射板支架一和輻射板支架二在星敏感器支架上的安裝,對星敏感器的散熱造成遮擋,影響星敏感器的整體散熱,導致該星敏感器熱量無法及時散發,進而導致該星敏感器的溫度波動大。綜上所述,星敏感器的散熱與散熱面積相關,也就是說散熱面積越大散熱性能越好,那么為了降低星敏感器的溫度波動,本領域技術人員常規容易想到的方式就是將輻射板替換為熱管,即將熱管直接貼靠星敏感器支架設置,使星敏感器支架上的熱量通過熱管導出,以實現星敏感器的散熱。
例如中國專利文獻資料公開了高精度微變形星敏感器安裝支架[專利號:201510080467.6;申請公布號:CN104691790A],包括薄壁殼體結構,薄壁殼體結構外部的三個外表面上連接有用于支撐星敏感器的第一星敏安裝板、第二星敏安裝板和第三星敏安裝板,薄壁殼體結構內部設有第一熱管、第二熱管和伸出薄壁殼體結構的熱量收集板,第一星敏安裝板和第二星敏安裝板均與第一熱管的一端相連,第三星敏安裝板與第二熱管的一端相連,第一熱管的另一端、第二熱管的另一端均與熱量收集板相連。
該星敏感器產生的熱量是依次通過對應的星敏安裝板、對應的熱管傳導至熱量收集板進行散熱,也就是說所有星敏安裝板都需要與熱管相連。對于微小衛星而言,其包絡尺寸和散熱面的大小均有限,但安裝熱管所占面積大,且管路布置復雜,以至于熱管安裝存在不滿足最小轉彎半徑的情況,因此該星敏感器安裝支架無法適用于微小衛星的敏感器,即適用性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星敏感器的支架,解決星敏感器散熱差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星敏感器的支架,包括用于支撐星敏感器的架體,所述架體由導熱材料制成且具有裝置腔,所述裝置腔內設有用于控溫的相變蓄能介質。
由于現有技術中的星敏感器對自身溫度有嚴格要求,即其溫度需要維持在合適范圍內,且溫度波動小。本申請將現有星敏感器安裝在架體的外表面上,由架體對星敏感器進行支撐。因架體由導熱材料制成,故架體本身具有好的導熱性能,使星敏感器產生的熱量傳導至裝置腔腔壁,因相變蓄能介質能夠隨溫度變化進行融化吸熱或凝固放熱,故將相變蓄能介質設于裝置腔內,當支撐面上星敏感器的溫度升高或者降低到相變蓄能介質相變點附近時,相變蓄能介質會融化吸熱或凝固放熱,抑制架體和星敏感器發生熱變形,使支架和星敏感器均在一定時間內維持一個相對恒定的溫度區間,進而抑制溫升。其中,相變蓄能介質是隨溫度變化在液態和固態之間轉換的相變蓄能介質,需根據星敏感器最佳工作溫度范圍進行選擇。
本領域技術人員為了解決星敏感器散熱差的問題,常規都是需要將架體熱量盡快向外界散出,而不是將熱量往架體內部傳導。因為將熱量往架體內部傳導,將導致架體熱量過高而發生熱變形,更不利于星敏感器散熱,反而造成星敏感器溫度進一步升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時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時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6745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