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面部生物特征識別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66754.X | 申請日: | 2020-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251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3 |
| 發明(設計)人: | 李云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渭南師范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創天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白志杰 |
| 地址: | 714099***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面部 生物 特征 識別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面部生物特征識別設備,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為中空的長方體結構,所述底座內部的底部的兩端固定連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側面固定連接有第一連桿,所述第一連桿上活動套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連桿插入第一套筒的內部并連接有第一限位塊,所述第一套筒的底部遠離底座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安裝板,所述底座的頂部設置有第一轉軸。本發明通過設置第一電機、絲桿和螺紋塊,方便識別器本體進行高度調節;通過設置第二電機、第二轉軸和固定塊,方便識別器本體進行角度調整;通過設置第三電機、第三轉軸、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對識別器本體進行工作范圍調整;通過設置導熱板、散熱片和風機,提高裝置的散熱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面部識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面部生物特征識別設備。
背景技術
面部識別,是基于人的臉部特征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用攝像機或攝像頭采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流,并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進而對檢測到的人臉進行臉部識別的一系列相關技術。
現有的面部識別裝置大多是固定結構,無法根據使用者的身高進行調節,在使用上并不靈活,其次現有的裝置工作時間較長,在工作過程中內部電子元件散發的熱量不斷累積,自然散熱效果差,電子元件使用壽命降低,使用存在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面部生物特征識別設備。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面部生物特征識別設備,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為中空的長方體結構,所述底座內部的底部的兩端固定連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側面固定連接有第一連桿,所述第一連桿上活動套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連桿插入第一套筒的內部并連接有第一限位塊,所述第一套筒的底部遠離底座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安裝板,所述底座的頂部設置有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插入底座的內部并連接有第一齒輪,所述第一轉軸與底座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所述第一轉軸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底部的兩端固定連接有第二連桿,所述第一轉軸的底部固定套接有轉盤,所述轉盤的頂部的兩端固定連接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連桿插入第二套筒的內部并連接有第二限位塊,所述第一轉軸上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的頂部安裝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軸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絲桿,所述絲桿通過螺紋連接有螺紋塊,所述螺紋塊的側面固定連接有殼體,所述殼體的側面安裝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軸插入殼體的內部并連接有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與殼體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所述第二轉軸通過花鍵固定套接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的側面固定連接有識別器本體,所述識別器本體的側面的兩端固定連接有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內活動連接有第三限位塊,所述第三限位塊的側面固定連接有第三連桿,所述第三連桿貫穿第三套筒并與殼體的內壁活動連接,所述底座的頂部遠離第一轉軸的一端安裝有第三電機,所述第三電機的輸出軸插入底座的內部并連接有第三轉軸,所述第三轉軸與底座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所述第三轉軸上固定套接有第二齒輪。
優選的,所述殼體的側面安裝有風機,所述識別器本體的側面的兩端固定連接有導熱板,所述導熱板上固定連接有散熱片。
優選的,所述風機的進風口上設置有防塵棉,所述導熱板上涂抹有導熱硅脂。
優選的,所述第一限位塊的側面和第一套筒的內壁之間設置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二限位塊的底部和第二套筒的內部的底部之間設置有第二彈簧,所述第三限位塊的底部和第三套筒的內部的底部之間設置有第三彈簧。
優選的,所述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均為四分之一圓柱體結構,所述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嚙合傳動。
優選的,所述識別器本體的正面設置有攝像頭、顯示屏和揚聲器。
優選的,所述安裝板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安裝板上均開設有螺紋孔。
優選的,所述第一轉軸上固定套接有限位環,所述限位環位于底座內部的頂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渭南師范學院,未經渭南師范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6675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