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動調節方向的波浪能發電機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66651.3 | 申請日: | 2020-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5561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8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安電電氣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3B13/18 | 分類號: | F03B13/18 |
| 代理公司: | 濟南市易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325 | 代理人: | 江莉莉 |
| 地址: | 337034 江***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調節 方向 波浪 發電機 | ||
1.一種自動調節方向的波浪能發電機,包括主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箱內設有開口向右的轉動箱腔,所述轉動箱腔上側連通設有環形導軌,所述環形導軌內滑動配合連接有向下延伸至所述轉動箱腔內的滑塊,所述滑塊下端面固定連接有與所述轉動箱腔滑動配合連接的轉動箱,所述轉動箱內設有開口向右的升降腔,所述升降腔內滑動配合連接有升降箱,所述升降箱右端面固定連接有連接箱,所述連接箱內設有開口向右的伸縮桿腔,所述伸縮桿腔內滑動配合連接有向右延伸的伸縮連接桿,所述伸縮連接桿另一端固定連接有浮塊,所述伸縮桿腔下側連通設有平移發電腔,所述平移發電腔后側設有向左延伸至所述升降箱內的下側帶輪腔,所述升降腔后側連通設有轉軸通腔,所述轉軸通腔后側連通設有升降帶輪腔,所述升降腔左側連通設有升降發電腔,所述升降發電腔后側設有向上延伸至所述升降帶輪腔后側的上側帶輪腔,所述上側帶輪腔后側設有松緊帶輪腔,所述松緊帶輪腔前側設有位于所述上側帶輪腔上側的離心輪腔,所述松緊帶輪腔后側設有與所述轉動箱固定連接的發電機,所述松緊帶輪腔后側還設有位于所述發電機上側的線輪腔,所述線輪腔前側設有位于所述離心輪腔前側的轉動限制腔;所述松緊帶輪腔包括第一傳動軸,所述第一傳動軸與所述松緊帶輪腔后端壁轉動配合連接,所述松緊帶輪腔后端壁還轉動配合連接有位于所述第一傳動軸上側的第二傳動軸,所述第二傳動軸向后延伸至所述線輪腔內且向前延伸貫穿所述松緊帶輪腔至所述離心輪腔內,所述第二傳動軸與所述第一傳動軸之間動力配合連接有位于所述松緊帶輪腔內的第二傳動帶,所述松緊帶輪腔后側連通設有位于所述發電機與所述線輪腔之間的繃緊塊腔,所述松緊帶輪腔前端壁固定連接有與所述繃緊塊腔對應的電磁鐵,所述繃緊塊腔內滑動配合連接有可繃緊所述第二傳動帶的磁性繃緊塊,所述磁性繃緊塊后端面與所述繃緊塊腔后端壁之間固定連接有第一拉伸彈簧;所述線輪腔包括半齒輪,所述半齒輪位于所述線輪腔內且與所述第二傳動軸固定連接,所述線輪腔前端壁內轉動配合連接有位于所述第二傳動軸上側的第三傳動軸,所述第三傳動軸向前延伸至所述轉動限制腔內且向后延伸至所述線輪腔內,所述第三傳動軸上固定連接有位于所述線輪腔內且可與所述半齒輪嚙合的第一傳動齒輪,所述第三傳動軸后側末端固定連接有線輪,所述線輪上固定連接有第一拉繩,所述第一拉繩另一端與所述環形導軌后端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拉繩后端面與所述環形導軌后端壁之間固定連接有第一壓縮彈簧;所述離心輪腔包括離心輪,所述離心輪位于所述離心輪腔內且與所述第二傳動軸固定連接,所述離心輪內周向設有多個開口向外的離心塊腔,所述離心塊腔內滑動配合連接有離心塊,所述離心塊內端面與所述離心塊腔內端壁之間固定連接有第二拉伸彈簧,所述離心輪腔上側連通設有推板腔,所述推板腔內滑動配合連接有磁性推板,所述磁性推板上端面與所述推板腔上端壁之間固定連接有第二壓縮彈簧,所述推板腔后端面上側末端向后連通設有磁性滑塊腔,所述磁性滑塊腔內滑動配合連接有磁性滑塊,所述轉動限制腔內設有與所述第三傳動軸固定連接的轉桿,所述轉動限制腔外側連通設有多個周向分布的限位塊腔,所述限位塊腔內滑動配合連接有限位塊腔,所述限位塊腔外端面與所述限位塊腔外端壁之間固定連接有第三壓縮彈簧,所述磁性滑塊后端面固定連接有另一端與所述限位塊腔外端面固定連接的第二拉繩;所述升降發電腔包括第五傳動軸,所述第五傳動軸與所述升降發電腔后端壁轉動配合連接,所述第五傳動軸向前延伸至所述升降發電腔內且向后延伸至所述上側帶輪腔內,所述第五傳動軸與所述第一傳動軸之間動力配合連接有位于所述上側帶輪腔內的第三傳動帶,所述升降發電腔內設有與所述第五傳動軸固定連接的第一單向軸承,所述第一單向軸承上轉動配合連接有第二傳動齒輪,所述升降箱左端面固定連接有與所述第二傳動齒輪嚙合的第一齒條;所述平移發電腔包括第六傳動軸,所述第六傳動軸與所述平移發電腔后端壁轉動配合連接,所述第六傳動軸向前延伸至所述平移發電腔內且向后延伸至所述下側帶輪腔內,所述平移發電腔內設有與所述第六傳動軸固定連接的第二單向軸承,所述第二單向軸承上轉動配合連接有第三傳動齒輪,所述伸縮連接桿下端面固定連接有與所述第三傳動齒輪嚙合的第二齒條,所述伸縮連接桿左端面與所述伸縮桿腔左端壁之間固定連接有第四壓縮彈簧,所述下側帶輪腔后端壁內轉動配合連接有位于所述第六傳動軸左側的第四傳動軸,所述第四傳動軸向后延伸貫穿所述轉軸通腔至所述升降帶輪腔內且向前延伸至所述下側帶輪腔內,所述第四傳動軸與所述第六傳動軸之間動力配合連接有位于所述下側帶輪腔內的第四傳動帶,所述升降帶輪腔后端壁內轉動配合連接有位于所述第四傳動軸下側且向前延伸至所述升降帶輪腔內的第七傳動軸,所述第七傳動軸,所述升降帶輪腔以及所述第一傳動軸之間動力配合連接有第一傳動帶;所述浮塊包括感應塊腔,所述感應塊腔位于所述浮塊內且前后對稱開口向外,所述感應塊腔內滑動配合連接有感應塊,所述感應塊內端面與所述感應塊腔內端壁之間固定連接有第五壓縮彈簧,所述感應塊腔內端壁固定連接有接觸開關,所述感應塊內端面固定連接有與所述接觸開關對應的接觸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安電電氣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江西安電電氣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66651.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