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栽培巴西吐根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66644.3 | 申請日: | 2020-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1357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2 |
| 發明(設計)人: | 嚴珍;岳建軍;馬小軍;張麗霞;楊春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滇西應用技術大學傣醫藥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G31/00 | 分類號: | A01G31/00;A01G2/10;A01G7/06;A01G24/28;A01G24/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達星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趙徐平 |
| 地址: | 661000 云南省西雙***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栽培 巴西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栽培巴西吐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準備巴西吐根的莖下段或種根:莖下段為巴西吐根的植株莖剪成上下兩段后的下段部分,種植前使用生根劑進行處理;種根選擇巴西吐根無病且健壯的根條;(2)種植:將莖下段或種根種植于栽培基質中;栽培基質包括腐殖土和椰糠,腐殖土與椰糠的體積比為(3?5):1;(3)種植后管理:控制環境中溫度為20?32℃,濕度為65?85%。本發明使用吐根莖下段扦插或分根方式進行吐根繁殖,發根率高、成活率高,并且栽培得到的吐根根部外觀性狀好,單株總根體積高,吐根藥材的品質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引種栽培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栽培巴西吐根的方法。
背景技術
吐根為茜草科植物Cephaelis ipecacuanha(Brot.)A.Rich.或Cephaelisacuminata Karsten的干燥根,原產于巴西;是世界天然藥物市場上重要、知名的草藥。巴西吐根C.ipecacuanha于1648年被從巴西引入歐洲,因作為治療阿米巴痢疾的特效藥而著名,具有祛痰和催吐等作用,在巴西國家藥典、美國藥典、日本藥方局和歐洲藥典等均有收錄。吐根的主要活性成分為生物堿類,如吐根酚堿和吐根堿,可能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等由病毒引起的咳嗽和痰多癥狀有改善,具有臨床應用的潛在價值。
長期以來,我國制藥企業對吐根藥材的需求全部依賴進口,目前缺乏繁殖相關技術,也缺乏原材料,唯有掌握吐根的規模化栽培技術,才能推動吐根相關產業鏈有序發展,解決國內吐根市場需求,有效緩解國內吐根市場供需矛盾。因此,提供一種栽培巴西吐根的方法,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栽培巴西吐根的方法,為國內首次引種并成功種植巴西吐根。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栽培巴西吐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準備巴西吐根的莖下段或種根:
莖下段為巴西吐根的植株莖剪成上下兩段后的下段部分,種植前使用生根劑進行處理;
種根選擇巴西吐根無病且健壯根條;
(2)種植:
將莖下段或種根種植于栽培基質中;
栽培基質包括腐殖土和椰糠,腐殖土與椰糠的體積比為(3-5):1;
(3)種植后管理:
控制環境中溫度為20-32℃,濕度為65-85%。
吐根的繁殖可以通過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兩種方式進行,然而人工使用種子繁殖目前成活率為0,本發明中使用巴西吐根的莖下段或種根進行繁殖相對于其他條件及方法效果顯著。此外,本發明中所使用的栽培基質對吐根的生根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并且其促生效果穩定,適于規模化繁殖處理。
優選地,步驟(1)中
莖下段的莖長≥5.8cm,莖粗≥2.41mm;
種根的長度≥5.0cm,直徑≥3.00mm。
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莖下段及種根用于吐根的繁殖成活率較低。
進一步優選地,步驟(1)中
莖下段的莖長為7.5±1.1cm,莖粗為2.59±0.15mm;
種根的長度為5.0-14.0cm,直徑為3.00-7.00mm。
優選地,步驟(1)中種植前使用生根劑進行處理為:
使用15-25mg/L IAA或15-25mg/L IBA處理莖下段1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滇西應用技術大學傣醫藥學院,未經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滇西應用技術大學傣醫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6664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