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反向電壓40V或60V橋式整流電路的集成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66234.9 | 申請日: | 2020-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4403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志向;鄧春茂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水天光半導體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1/8222 | 分類號: | H01L21/8222;H01L27/08;H02M7/06 |
| 代理公司: | 蘭州錦知源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2204 | 代理人: | 勾昌羽 |
| 地址: | 741000 甘***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反向 電壓 40 60 整流 電路 集成 制作方法 | ||
1.反向電壓40V或60V橋式整流電路的集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為:
a、襯底硅片清洗:襯底硅片采用體積比為NH3H2O:H2O2:H2O=1:1:5的清洗液和HCl:H2O2:H2O=1:1:5的清洗液在75±5℃各清洗10分鐘,清洗后的襯底硅片沖水10±1分鐘,甩干后待用;
b、初始氧化:完成步驟a的襯底硅片進行初始氧化工藝,首先將硅片放入石英舟,然后進舟到石英爐管,舟速20±1cm/s,進舟結束,蓋好磨口,在750±3℃通入氮氣,氮氣通入量每分鐘6±1升,氮氣通入時長30±1分鐘;溫度從750℃升至1050℃,溫度保持在1050℃±3℃,停止通氮氣改通氧氣;氧氣通入20±1分鐘后,改為通氧氣、氫氣進行氫氧合成,氫氧合成時間為240±1分鐘,其中氧氣通入速度為每分鐘3.5±1升,氫氣通入速度為每分鐘6.5±1升;氫氧合成結束后再通入氧氣20±1分鐘,其中氧氣通入速度為每分鐘3.5±1升;然后通入三氯乙烷10±1分鐘,其中三氯乙烷每分鐘為80±1毫升;再通干氧120±1分鐘,溫度由1050℃降到750℃;取下磨口,出石英舟,舟速20±1cm/s,在石英舟上取硅片,工藝結束;
c、埋層光刻:對完成步驟b的具有氧化層的襯底硅片進行光刻,其步驟為:
①涂膠:光刻膠粘度為100±1cp,涂膠厚度為
②前烘:將涂膠后的襯底硅片在85±5℃的烘箱中烘干30±1分鐘;
③對位:在襯底硅片上設置掩膜版,將設置好的掩膜版的襯底硅片在光刻機的汞燈下曝光22±1秒,使掩膜版圖形成像到襯底硅片表面;
④顯影、定影:先用二甲苯顯影10±1秒,然后用乙酸丁脂定影8±1秒;
⑤堅膜:將定影后的襯底硅片在140-155℃烘箱中烘干30±1分鐘;
⑥氧化層腐蝕:將堅膜的襯底硅片用體積比為NH4F:HF=6:1的腐蝕液腐蝕10±1分鐘;
⑦去膠:將氧化層腐蝕后的襯底硅片用體積比為H2SO4:H2O2=3:1浸泡液浸泡10±1分鐘去除光刻膠;
d、注入:完成步驟c埋層光刻后進行注入,砷注入劑量為5×1015cm-2,能量為50Kev;
e、砷退火:將完成步驟d砷注入的晶片放入石英管中,然后進舟到石英爐管,舟速20±1cm/s,進舟結束,蓋好磨口,在750±3℃通入氮氣,氮氣通入量每分鐘4±1升,通氮氣時間80±1分鐘,溫度從750℃升至1200℃,溫度保持在1200±3℃;停止通氮氣改通氧氣,氧氣通入90±1分鐘后,其中氧氣通入速度為每分鐘0.4±0.1升,改為通氮氣,通氮氣時間為240±1分鐘,氮氣通入速度為每分鐘0.4±0.1升,溫度由1200℃降到750℃,取下磨口,出舟,舟速20±1cm/s,在石英舟上取片,工藝結束;
f、漂片:將完成步驟e砷退火的晶片放入體積比為NH4F:HF=6:1的液體中漂15±1分鐘;離子水溢流沖水10±1分鐘,甩干;
g、清洗:將完成步驟f的晶片放入體積比HCl:H2O2:H2O=1:1:5的清洗液,在75±5℃清洗10分鐘,清洗后的襯底晶片沖水10±1分鐘,甩干后待用;
h、初始氧化:完成步驟g的襯底硅片進行初始氧化工藝,首先將硅片放入石英舟,然后進舟到石英爐管,舟速20±1cm/s;進舟結束,蓋好磨口,在750±3℃通入氮氣,氮氣通入量每分鐘6±1升,通氮氣時間30±1分鐘,溫度從750℃升至1050℃,溫度保持在1050℃±3℃;停止通氮氣改通氧氣,氧氣通入20±1分鐘后,改為通氧氣、氫氣進行氫氧合成,氫氧合成時間為240±1分鐘,其中氧氣通入速度為每分鐘3.5±1升,氫氣通入速度為每分鐘6.5±1升;氫氧合成結束后再通入氧氣20±1分鐘,其中氧氣通入速度為每分鐘3.5±1升;然后通入三氯乙烷10±1分鐘,其中三氯乙烷每分鐘為80±1毫升;再通干氧120±1分鐘,溫度由1050℃降到750℃,取下磨口,出舟,舟速20±1cm/s,在石英舟上取片,工藝結束;
i、下隔離光刻:對完成步驟h的具有氧化層的襯底硅片進行光刻,其步驟為:
①涂膠:光刻膠粘度為100±1cp,涂膠厚度為
②前烘:將涂膠后的襯底硅片在85±5℃的烘箱中烘干30±1分鐘;
③對位:在襯底硅片上設置掩膜版,將設置好的掩膜版的襯底硅片在光刻機的汞燈下曝光22±1秒,使掩膜版圖形成像到襯底硅片表面;
④顯影、定影:先用二甲苯顯影10±1秒,然后用乙酸丁脂定影8±1秒;
⑤堅膜:將定影后的襯底硅片在140-155℃烘箱中烘干30±1分鐘;
⑥氧化層腐蝕:將堅膜的襯底硅片用體積比為NH4F:HF=6:1的腐蝕液腐蝕10±1分鐘;
⑦去膠:將氧化層腐蝕后的襯底硅片用體積比為H2SO4:H2O2=3:1浸泡液浸泡10±1分鐘去除光刻膠;
j、注入:完成步驟i下隔離光刻后進行注入硼注入劑量為8×1014cm-2-5×1015cm-2,能量為50Kev;
k、下隔離推結:首先將硅片放入石英舟,然后進舟到石英爐管,舟速20±1cm/s,進舟結束,蓋好磨口;在750±3℃通入氮氣,氮氣每分鐘6±1升,通氮氣時間30±1分鐘,溫度從750℃升至1050℃,溫度保持在1050℃±3℃;停止通氮氣改通氧氣10分鐘后,改為通氧氣、氫氣進行氫氧合成,氫氧合成時間為20±1分鐘,其中氧氣通入速度為每分鐘3.5±1升,氫氣通入速度為每分鐘6.5±1升;氫氧合成結束后溫度由1050℃降到750℃,取下磨口,出舟,舟速20±1cm/s,在石英舟上取片,工藝結束;
m、漂片:將完成步驟k的晶片放入體積比為NH4F:HF=6:1液體中漂15±1分鐘;離子水溢流沖水10±1分鐘,甩干;
n、清洗:將完成步驟m的晶片放入體積比為HCl:H2O2:H2O=1:1:5的清洗液在75±5℃清洗10分鐘,清洗后的襯底晶片沖水10±1分鐘,甩干后待用;
o、外延:將完成步驟n的晶片放入外延爐石墨舟,蓋好鐘罩,溫度升到1080±3℃,生長速率0.5um/min;外延厚度6.5-7.5um,電阻率1.0Ωcm-1.4Ωcm,溫度降到700±3℃,通入氮氣等待外延爐鐘罩自動打開;取片;測試外延厚度6.5-7.5um,電阻率1.0Ωcm-1.4Ωcm范圍,工藝結束;
P、襯底硅片清洗:將完成步驟o的襯底硅片采用體積比為NH3H2O:H2O2:H2O=1:1:5的清洗液和體積比為HCl:H2O2:H2O=1:1:5的清洗液在75±5℃各清洗10分鐘,清洗后的襯底硅片沖水10±1分鐘,甩干后待用;
Q、初始氧化:完成步驟P的襯底硅片進行初始氧化工藝,首先將硅片放入石英舟,然后進舟到石英爐管,舟速20±1cm/s,進舟結束,蓋好磨口;在750±3℃通入氮氣,氮氣每分鐘6±1升,通氮氣時間30±1分鐘,溫度從750℃升至1050℃,溫度保持在1050℃±3℃;停止通氮氣改通氧氣,氧氣通入20±1分鐘后,改為通氧氣、氫氣進行氫氧合成,氫氧合成時間為240±1分鐘,其中氧氣通入速度為每分鐘3.5±1升,氫氣通入速度為每分鐘6.5±1升;氫氧合成結束后再通入氧氣20±1分鐘,其中氧氣通入速度為每分鐘3.5±1升;然后通入三氯乙烷10±1分鐘,其中三氯乙烷每分鐘為80±1毫升,再通干氧120±1分鐘,溫度由1050℃降到750℃,取下磨口,出舟,舟速20±1cm/s,在石英舟上取片,工藝結束;
R、上隔離光刻:完成步驟Q的的具有氧化層的襯底硅片進行光刻,其步驟為:
①涂膠:光刻膠粘度為100±1cp,涂膠厚度為
②前烘:將涂膠后的襯底硅片在85±5℃的烘箱中烘干30±1分鐘;
③對位:在襯底硅片上設置掩膜版,將設置好的掩膜版的襯底硅片在光刻機的汞燈下曝光22±1秒,使掩膜版圖形成像到襯底硅片表面;
④顯影、定影:先用二甲苯顯影10±1秒,然后用乙酸丁脂定影8±1秒;
⑤堅膜:將定影后的襯底硅片在140-155℃烘箱中烘干30±1分鐘;
⑥氧化層腐蝕:將堅膜的襯底硅片用體積比為NH4F:HF=6:1的腐蝕液腐蝕10±1分鐘;
⑦去膠:將氧化層腐蝕后的襯底硅片用體積比為H2SO4:H2O2=3:1浸泡液浸泡10±1分鐘去除光刻膠;
S、清洗:將完成步驟R的晶片放入體積比為HCl:H2O2:H2O=1:1:5的清洗液在75±5℃清洗10分鐘,清洗后的襯底晶片沖水10±1分鐘,甩干后待用;
T、硼隔離預擴散:將完成步驟S的襯底硅片進行硼隔離預擴散工藝,首先將硅片放入石英舟,然后進舟到石英爐管,舟速20±1cm/s,進舟結束,蓋好磨口;在750±3℃通入氮氣,氮氣每分鐘6±1升,通氮氣時間30±1分鐘,溫度從750℃升至975℃,溫度保持在975℃±3℃;氮氣通入70±1分鐘后,溫度由975℃降到750℃,取下磨口,出舟,舟速20±1cm/s,在石英舟上取片,測試方塊電阻15-20Ω/□,工藝結束;
U、硼隔離再擴散:將完成步驟T的襯底硅片進行硼隔離再擴散,首先將硅片放入石英舟,然后進舟到石英爐管,舟速20±1cm/s,進舟結束,蓋好磨口,在750±3℃通入氮氣,氮氣每分鐘6±1升,通氮氣時間30±1分鐘,溫度從750℃升至1200℃,溫度保持在1200℃±3℃;氮氣通入120±1分鐘后,溫度由1200℃降到750℃,取下磨口,出舟,舟速20±1cm/s,在石英舟上取片,工藝結束;
V、漂硼硅玻璃:將完成步驟U的晶片放入體積比為NH4F:HF=6:1液體中漂15±1分鐘;離子水溢流沖水10±1分鐘,甩干待用;
W、清洗:將完成步驟V的晶片放入體積比為HCl:H2O2:H2O=1:1:5的清洗液在75±5℃清洗10分鐘,清洗后的襯底晶片沖水10±1分鐘,甩干后待用;
X、氧化:完成步驟W的襯底硅片進行初始氧化工藝,首先將硅片放入石英舟,然后進舟到石英爐管,舟速20±1cm/s,進舟結束,蓋好磨口;在750±3℃通入氮氣,氮氣每分鐘6±1升,通氮氣時間30±1分鐘,溫度從750℃升至1050℃,溫度保持在1050℃±3℃;停止通氮氣改通氧氣,通氧氣通入20±1分鐘后,改為通氧氣、氫氣進行氫氧合成,氫氧合成時間為40±1分鐘,其中氧氣通入速度為每分鐘3.5±1升,氫氣通入速度為每分鐘6.5±1升;氫氧合成結束后再通入氧氣20±1分鐘,其中氧氣通入速度為每分鐘3.5±1升;然后通入三氯乙烷10±1分鐘,其中三氯乙烷每分鐘為80±1毫升;再通干氧120±1分鐘,溫度由1050℃降到750℃,取下磨口,出舟,舟速20±1cm/s,在石英舟上取片,工藝結束;
Y、N+光刻:完成步驟Q的的具有氧化層的襯底硅片進行光刻,其步驟為:
①涂膠:光刻膠粘度為100±1cp,涂膠厚度為
②前烘:將涂膠后的襯底硅片在85±5℃的烘箱中烘干30±1分鐘;
③對位:在襯底硅片上設置掩膜版,將設置好的掩膜版的襯底硅片在光刻機的汞燈下曝光22±1秒,使掩膜版圖形成像到襯底硅片表面;
④顯影、定影:先用二甲苯顯影10±1秒,然后用乙酸丁脂定影8±1秒;
⑤堅膜:將定影后的襯底硅片在140-155℃烘箱中烘干30±1分鐘;
⑥氧化層腐蝕:將堅膜的襯底硅片用體積比為NH4F:HF=6:1的腐蝕液腐蝕10±1分鐘;
⑦去膠:將氧化層腐蝕后的襯底硅片用體積比為H2SO4:H2O2=3:1浸泡液浸泡10±1分鐘去除光刻膠;
Z、清洗:將完成步驟Y的晶片放入體積比為HCl:H2O2:H2O=1:1:5的清洗液在75±5℃清洗10分鐘,清洗后的襯底晶片沖水10±1分鐘,甩干后待用;
AA、磷預擴散:完成步驟Z的襯底硅片進行磷預擴散工藝,首先將硅片放入石英舟,然后進舟到石英爐管,舟速20±1cm/s,進舟結束,蓋好磨口;在750±3℃通入氮氣,氮氣每分鐘6±1升,通氮氣時間30±1分鐘,溫度從750℃升至1100℃,溫度保持在1100℃±3℃;氮氣通入3±1分鐘后,改為氮氣攜帶三氯氧磷,流量100-200mL/min,時間為30±1分鐘;停止通源,改通氮氣為通氧氣,氧氣通入速度為每分鐘3.5±1升,通入氧氣5±1分鐘,溫度由1100℃降到750℃,取下磨口,出舟,舟速20±1cm/s,在石英舟上取片,工藝結束;
BB、磷再擴散:完成步驟AA的襯底硅片進行磷預擴散工藝,首先將硅片放入石英舟,然后進舟到石英爐管,舟速20±1cm/s,進舟結束,蓋好磨口;在750±3℃通入氮氣,氮氣每分鐘6±1升,通氮氣時間30±1分鐘,溫度從750℃升至1050℃,溫度保持在1050℃±3℃;停止通氮氣改通氧氣,氧氣通入10±1分鐘后,改為通氧氣、氫氣進行氫氧合成,氫氧合成時間為60±1分鐘,其中氧氣通入速度為每分鐘3.5±1升,氫氣通入速度為每分鐘6.5±1升;氫氧合成結束后再通入氧氣10±1分鐘,溫度由1050℃降到750℃,取下磨口,出舟,舟速20±1cm/s,在石英舟上取片,工藝結束;
CC、P+環光刻:完成步驟BB的襯底硅片進行P+環光刻工藝,其步驟為:
①涂膠:光刻膠粘度為100±1cp,涂膠厚度為
②前烘:將涂膠后的襯底硅片在85±5℃的烘箱中烘干30±1分鐘;
③對位:在襯底硅片上設置掩膜版,將設置好的掩膜版的襯底硅片在光刻機的汞燈下曝光22±1秒,使掩膜版圖形成像到襯底硅片表面;
④顯影、定影:先用二甲苯顯影10±1秒,然后用乙酸丁脂定影8±1秒;
⑤堅膜:將定影后的襯底硅片在140-155℃烘箱中烘干30±1分鐘;
⑥氧化層腐蝕:將堅膜的襯底硅片用體積比為NH4F:HF=6:1的腐蝕液腐蝕10±1分鐘;
⑦去膠:將氧化層腐蝕后的襯底硅片用體積比為H2SO4:H2O2=3:1浸泡液浸泡10±1分鐘去除光刻膠;
DD、硼離子注入:完成步驟CC的襯底硅片進行硼離子注入工藝,其步驟為:
首先將硅片放入注入機大盤晶片卡槽,關上注入機大盤,開始抽低真空,低真空到50mTorr,設備轉入高真空,當真空度優于2*10-6Torr,設備開始掃描注入;注入劑量:5×1014~3.5×1015cm-2注入能量:50Kev;注入結束,真空室通氮氣待大盤打開,拉下大盤取片;
EE、退火:完成步驟DD的襯底硅片進行退火工藝,其步驟為:首先將硅片放入石英舟,然后進舟到石英爐管,舟速20±1cm/s,進舟結束,蓋好磨口;在700±3℃通入氮氣,氮氣每分鐘6±1升,通氮氣時間80±1分鐘,溫度從700℃升至1080℃,溫度保持在1080℃±3℃;停止通氮氣改通氧氣,氧氣通入20±1分鐘后,改為氧氣、氫氣進行氫氧合成,氫氧合成時間為60±1分鐘,其中氧氣通入速度為每分鐘3.5±1升,氫氣通入速度為每分鐘6.5±1升;氫氧合成結束后再通入氧氣10±1分鐘,停止通氧氣,通質量分數3%HCl氣體30分鐘后,改通干氧30分鐘,然后溫度由1080℃降到700℃,取下磨口,出舟,舟速20±1cm/s,在石英舟上取片,工藝結束;測試氧化層厚度
FF、引線孔光刻:完成步驟EE的襯底硅片進行引線孔光刻工藝,其步驟為:
①涂膠:光刻膠粘度為100±1cp,涂膠厚度為
②前烘:將涂膠后的襯底硅片在85±5℃的烘箱中烘干30±1分鐘;
③對位:在襯底硅片上設置掩膜版,將設置好的掩膜版的襯底硅片在光刻機的汞燈下曝光22±1秒,使掩膜版圖形成像到襯底硅片表面;
④顯影、定影:先用二甲苯顯影10±1秒,然后用乙酸丁脂定影8±1秒;
⑤堅膜:將定影后的襯底硅片在140-155℃烘箱中烘干30±1分鐘;
⑥氧化層腐蝕:將堅膜的襯底硅片用體積比為NH4F:HF=6:1的腐蝕液腐蝕10±1分鐘;
⑦去膠:將氧化層腐蝕后的襯底硅片用體積比為H2SO4:H2O2=3:1浸泡液浸泡10±1分鐘去除光刻膠;
GG、清洗:完成步驟FF的襯底硅片進行清洗工藝,其步驟為:將裝晶片的花籃放入體積比為H2SO4:H2O2=3:1的清洗液在135±5℃清洗10分鐘,清洗后的襯底晶片沖水10±1分鐘,甩干后待用;
HH、Ni勢壘金屬蒸發:完成步驟GG的襯底硅片進行Ni勢壘金屬蒸發工藝,其步驟為:
在行星架上安裝待蒸發晶片
a)裝片時,應先裝行星架內圈,再裝行星架外圈;
b)如果晶片是正面蒸發,帶圖形的一面朝上;如果晶片是背面蒸發,帶圖形的一面朝下;
c)使用鑷子,將行星架裝片位的卡簧掛在裝片位邊緣;
d)取出待蒸發的批次中的一片晶片,將硅片小心裝入行星架的裝片位;
e)將卡簧撥回,卡簧將會將晶片固定在裝片位上;
f)確認晶片安裝好后,順時針轉動行星架至下一個裝片位;
g)重復a-f直至第一個行星架裝滿晶片;
h)第一個行星架裝滿晶片后,取行星架手柄,對接行星架中心掛鉤;
i)上提確認手柄與行星架掛鉤對接無誤;
j)掛桿對準行星架支架定位孔平行插入,卡好卡銷;
k)重復以上動作對第二個行星架、第三個行星架進行裝片,直至所有待蒸發的晶片全部安裝;
l)行星架全部裝入真空室后,按“冶具回轉”鍵,確認行星架轉動、軸承旋轉自由并位于軌道的中心;
執行完裝片后關上密封門并扣上鎖扣,其操作步聚如下:
a)點擊觸摸屏上的“開始”鍵,觸摸屏上將顯示如下提示:
點擊“是”,系統將自動開始抽真空,在工藝運行記錄表記錄“自動開始抽氣時間”
b)低真空優于40Pa時在工藝運行記錄表上記錄時間,要求抽低真空時間小于等于4分鐘;
c)高真空達優于2×10-4Pa,要求抽高真空時間小于等于20分鐘;
d)打開高壓;
e)所有金屬淀積完畢后,關高壓;取下晶片;
f)蒸發完最后一種金屬后,等待20分鐘,設備進入自動充氣;
g)顯示屏中顯示充氣完畢;
h)拉直真空室門上把手,將鎖扣打開;
i)拉開真空室密封門,并用右上角支架撐頂真空室門;
j)卸下行星架,把行星架放到裝卸臺行星架支架上,開始在行星架上取片;取片時先取外圈再取內圈
k)使用鑷子鉤起卡簧,掛在行星架裝片位邊緣,將硅片取下放入原傳遞片盒中,每取一片,逆時針轉動行星架一個片位,再取下一片硅片,直到行星架上的硅片全部取完
l)取完硅片后,將空的行星架裝回腔體;
m)重復完成第二個、第三個行星架的取片;
Ni勢壘方塊電阻:1.5-4Ω/□;
II、硅化物形成:完成步驟HH的襯底硅片進行硅化物形成工藝,其步驟為:首先將硅片放入石英舟,然后進舟到石英爐管,舟速20±1cm/s,進舟結束,蓋好磨口,在480±10℃通入氮氣和氧氣,氮氣每分鐘12±0.5升,氧氣每分鐘120毫升,時間為80分鐘,然后停止通氧,改通氮氣通入速度為每分鐘6±1升,出舟,舟速20±1cm/s,結束后取下磨口,在石英舟上取片,工藝結束;檢查晶片表面顏色為藍色為合格;
JJ、Ni硅化物腐蝕:完成步驟II的襯底硅片進行Ni硅化物腐蝕工藝,其步驟為:
腐蝕液配比:質量分數69%HNO3:4±1升、質量分數38%HCl:6±1升,按比例將腐蝕液配比到酸槽中,溫度升到75±10℃,將晶片裝入特氟龍花籃,待酸槽溫度穩定在75±10℃,將裝有晶片的特氟龍花籃放入酸槽中煮5-20分鐘,取出特氟龍花籃在離子水中溢流沖水10-15分鐘,甩干待用;
KK、10:1清洗:完成步驟JJ的襯底硅片進行10:1清洗工藝,其步驟為:H2O和NH4F體積比為10:1清洗液配比到酸槽中,溫度室溫,將晶片裝入特氟龍花籃,將裝有晶片的特氟龍花籃放入酸槽中煮15-30秒,取出特氟龍花籃在離子水中溢流沖水10-15分鐘,甩干待用;
LL、正面金屬Al蒸發:完成步驟KK的襯底硅片進行正面金屬Al蒸發工藝,其步驟為:
在行星架上安裝待蒸發晶片
1.裝片時,應先裝行星架內圈,再裝行星架外圈
2.如果晶片是正面蒸發,帶圖形的一面朝上;如果晶片是背面蒸發,帶圖形的一面朝下
3.使用鑷子,將行星架裝片位的卡簧掛在裝片位邊緣
4.取出待蒸發的批次中的一片晶片,將硅片小心裝入行星架的裝片位
5.將卡簧撥回,卡簧將會將晶片固定在裝片位上
6.確認晶片安裝好后,順時針轉動行星架至下一個裝片位
7.重復1-6直至第一個行星架裝滿晶片
8.第一個行星架裝滿晶片后,取行星架手柄,對接行星架中心掛鉤
9.上提確認手柄與行星架掛鉤對接無誤
10.掛桿對準行星架支架定位孔平行插入,卡好卡銷
11.重復以上動作對第二個行星架、第三個行星架進行裝片,直至所有待蒸發的晶片全部安裝
12.行星架全部裝入真空室后,按“冶具回轉”鍵,確認行星架轉動、軸承旋轉自由并位于軌道的中心;
執行完裝片后關上密封門并扣上鎖扣,其Al蒸發操作步聚如下:
1.點擊觸摸屏上的“開始”鍵,觸摸屏上將顯示如下提示:
2.點擊“是”,系統將自動開始抽真空,在工藝運行記錄表記錄“自動開始抽氣時間”
3.低真空優于40Pa時在工藝運行記錄表上記錄時間,要求抽低真空時間小于等于4分鐘
4.高真空達優于2×10-4Pa,要求抽高真空時間小于等于20分鐘
5.打開高壓;
6.Al金屬淀積完畢后,關高壓;
7.取下晶片
8.Al蒸發完后,等待20分鐘,設備進入自動充氣
9.顯示屏中顯示充氣完畢;
10.拉直真空室門上把手,將鎖扣打開
11.拉開真空室密封門,并用右上角支架撐頂真空室門
12.卸下行星架,把行星架放到裝卸臺行星架支架上,開始在行星架上取片
13.取片時先取外圈再取內圈
14.使用鑷子鉤起卡簧,掛在行星架裝片位邊緣,將硅片取下放入原傳遞片盒中,每取一片,逆時針轉動行星架一個片位,再取下一片硅片,直到行星架上的硅片全部取完
15.取完硅片后,將空的行星架裝回腔體
16.重復完成第二個、第三個行星架的取片
Al金屬方塊電阻:5-60mΩ/□
MM、金屬反刻:完成步驟LL的襯底硅片進行金屬反刻工藝,其步驟為:
①涂膠:光刻膠粘度為150±1cp,涂膠厚度為
②前烘:將涂膠后的襯底硅片在85±5℃的烘箱中烘干30±1分鐘;
③對位:在襯底硅片上設置掩膜版,將設置好的掩膜版的襯底硅片在光刻機的汞燈下曝光22±1秒,使掩膜版圖形成像到襯底硅片表面;
④顯影、定影:先用二甲苯顯影10±1秒,然后用乙酸丁脂定影8±1秒;
⑤堅膜:將定影后的襯底硅片在140-155℃烘箱中烘干30±1分鐘;
⑥金屬層AL腐蝕:將堅膜的襯底硅片用E6的腐蝕液腐蝕120-600秒;
確定腐蝕槽在45.5℃到49.5℃,工藝運行時壓力-80~-70psi,工藝運行時流量為3.5-15L/min;
⑦去膠:在去膠槽1:去膠時間10±1分鐘;
去膠槽2:去膠時間15±1分鐘;
丙酮:去膠時間10±1分鐘;
IPA:去膠時間10±1分鐘;
甲醇槽:去膠時間10±1分鐘;
離子水清洗去膠時間10±1分鐘,甩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水天光半導體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天水天光半導體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66234.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21-00 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半導體或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設備
H01L21-02 .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4 .非專門適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組的單個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導體器件之外的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的測試或測量
H01L21-67 .專門適用于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的裝置;專門適合于在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晶片的裝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內或其上形成的多個固態組件或集成電路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集成電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