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電力線的定位方法、裝置和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66140.1 | 申請日: | 2020-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9126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4 |
| 發明(設計)人: | 劉洋;楊峰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S5/04 | 分類號: | G01S5/04 |
| 代理公司: | 中國貿促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劉劍波 |
| 地址: | 10003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電力線 定位 方法 裝置 系統 | ||
本公開提供一種基于電力線的定位方法、裝置和系統。定位裝置向當前空間發送無線定位信息,并從用戶終端反饋的無線定位信息中提取出定位信號;檢測用戶終端反饋的無線定位信息的信號強度;根據所檢測到的信號強度確定用戶終端與定位裝置的距離信息;將定位信號和距離信息進行轉換處理以生成電力線傳輸信號;通過電力線將電力線傳輸信號發送給接入匯聚設備,以便接入匯聚設備利用定位信號和距離信息進行定位處理。本公開利用現有的電力線傳輸定位信息,可方便快捷地實現高精度定位。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定位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電力線的定位方法、裝置和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室外定位技術(如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北斗導航)已經相當成熟,用戶的需求已經可以滿足。在5G時代,在超大密集的終端網絡場景下,室內業務的比重變大,人們對于室內定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對于大型場館、商場等場景來說,由于建筑內部結構復雜,GPS信號的穿透損耗巨大,導致用戶接收到的GPS信號微弱,大大降低了定位的精度與可靠性。
在相關技術中,傳統的室內定位技術大體分為室內WIFI(Wireless Fidelity,無線保真)定位、UWB(Ultra Wide Band,超寬帶)定位、藍牙定位等技術。
對于WIFI定位,用戶終端需要檢測自己周圍的無線AP(Access Point,接入點),來獲取周圍無線AP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體接入控制)地址,并且將數據發送給位置服務器,經過服務器的處理,以無線AP的位置信息作為參考點,計算用戶終端的位置信息并返回。但是這種定位方式對于WIFI環境的依賴性很大,且必須處在可聯網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此外,WIFI信號的穿透能力差,需要無線AP的密集部署,需要大量走線,部分環境施工較為困難。
對于UWB定位來說,它是一種無載波通信技術,利用納秒級或微秒級的非正弦波窄脈沖傳輸數據,信號穿透能力強,定位的精度較高。但是由于一般的用戶終端并不支持UWB的接受與發送,所以網絡的部署成本很高,不利于5G場景下的密集部署。
對于藍牙定位技術,雖然用戶終端支持藍牙功能,但是需要在室內環境中部署大量具有藍牙模塊的新型RU,工程成本高,工程量大。
發明內容
本公開提供一種基于電力線傳輸的室內定位方案,通過借助現已鋪設的電力線傳輸所采用的定位信息,可方便快捷地實現室內定位。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基于電力線的定位方法,包括:向當前空間發送無線定位信息,并從用戶終端反饋的無線定位信息中提取出定位信號;檢測用戶終端反饋的無線定位信息的信號強度;根據所檢測到的信號強度確定用戶終端與定位裝置的距離信息;將所述定位信號和距離信息進行轉換處理以生成電力線傳輸信號;通過電力線將所述電力線傳輸信號發送給接入匯聚設備,以便所述接入匯聚設備利用所述定位信號和距離信息進行定位處理。
在一些實施例中,向當前空間發送無線定位信息,并從用戶終端反饋的無線定位信息中提取出定位信號包括:通過天線向當前空間發送無線定位信息,并通過天線采集用戶終端反饋的無線定位信息;從所述用戶終端反饋的無線定位信息中提取出定位信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將所述定位信號和距離信息進行轉換處理包括:將所述定位信號和距離信息進行第一處理,以得到電力線基帶信號;將所述電力線基帶信號進行第二處理,以生成電力線傳輸信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信號強度為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6614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