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使用冷凝器及蒸發器的間接蒸發冷卻空調機組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66032.4 | 申請日: | 2020-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9508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黃翔;金洋帆;陳夢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F24F5/00;F24F13/28;F24F13/30;F24F3/14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 61214 | 代理人: | 曾慶喜 |
| 地址: | 710048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使用 冷凝器 蒸發器 間接 蒸發 冷卻 空調 機組 | ||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使用冷凝器及蒸發器的間接蒸發冷卻空調機組,包括有機組殼體,機組殼體相對兩側壁上分別設置有一次空氣進風口及一次空氣送風口,機組殼體內根據一次空氣進入后的流動方向依次設置有空氣過濾器a、間接蒸發冷卻段、蒸發器組合單元、加濕段、擋水板b及一次空氣送風機;機組殼體上設置有二次空氣排風口,機組殼體側壁上均設置有二次空氣進風口;二次空氣排風口處設置有二次空氣排風機,二次空氣排風機與間接蒸發冷卻段之間設置有冷凝器組合單元;還包括有膨脹閥及壓縮機;還包括控制單元,控制單元分別與間接蒸發冷卻段、蒸發器組合單元、加濕段、冷凝器組合單元及一次空氣送風機連接。該空調機組能夠大大降低數據中心的能耗。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空調系統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使用冷凝器及蒸發器的間接蒸發冷卻空調機組。
背景技術
伴隨社會發展,數據信息量高速增長,數據中心的密度也越來越高。過去的數據中心呈現分散化、小型化的布局,未來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的興起,大型數據中心會越來越多,數據處理機房的單機柜發熱密度也會越來越高,為了保障數據處理機房設備的正常運行,需要對機房進行降溫,以滿足設備的運行溫濕度需求。然而傳統數據處理機房的冷卻方式為機械壓縮式制冷,并且需要全年冷卻,因此數據中心的空調系統能耗巨大,不符合我國節能減排的持續發展。
針對數據中心如此高的能耗,相關的數據中心設計規范對數據處理機房的送風溫度進行了提高,這對蒸發冷卻技術的應用提供了有利條件。蒸發冷卻技術以水作為制冷介質,既經濟又環保。目前間接蒸發冷卻技術在數據中心得到了大量的推廣與應用,采用間接蒸發冷卻技術不僅能夠保證對數據處理機房的降溫要求,而且還保證了機房的空氣潔凈度,同時最大程度的利用自然冷卻技術,減少了傳統機械制冷空調的運行時間,大大降低了數據中心的能耗。
然而目前數據中心采用的間接蒸發冷卻空調機組,其中機械制冷模塊的蒸發器和冷凝器在整個間接蒸發冷卻空調機組中所占的阻力較大,額外增加了機組輸配系統的能耗,并且對數據處理機房的濕度控制不夠精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使用冷凝器及蒸發器的間接蒸發冷卻空調機組,采用合理的機組結構形式可降低機組阻力,同時實現機組較為精準的加濕效果,提高整個機組的能效,進而大大降低數據中心的能耗。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使用冷凝器及蒸發器的間接蒸發冷卻空調機組,包括有機組殼體,機組殼體相對兩側壁上分別設置有一次空氣進風口及一次空氣送風口,機組殼體內根據一次空氣進入后的流動方向依次設置有空氣過濾器a、間接蒸發冷卻段、蒸發器組合單元、加濕段、擋水板b及一次空氣送風機;間接蒸發冷卻段頂部所對應的機組殼體上設置有二次空氣排風口,間接蒸發冷卻段兩相對側面所對應的機組殼體兩側壁上均設置有二次空氣進風口;二次空氣排風口處設置有二次空氣排風機,二次空氣排風機與間接蒸發冷卻段之間設置有冷凝器組合單元;還包括有膨脹閥及壓縮機,冷凝器組合單元、膨脹閥、蒸發器組合單元及壓縮機依次通過制冷劑管連接形成循環閉合回路;一次空氣送風機下方設置有控制單元,控制單元分別與間接蒸發冷卻段、蒸發器組合單元、加濕段、冷凝器組合單元、二次空氣排風機及一次空氣送風機連接。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
二次空氣進風口處設置有空氣過濾器b。
間接蒸發冷卻段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設置的擋水板a、布水器、間接蒸發冷卻換熱芯體及集水箱b,布水器通過水管b與集水箱b連接;二次空氣進風口位于間接蒸發冷卻換熱芯體與集水箱b之間所對應的機組殼體側壁上;水管b上設置有水泵b,水泵b與控制單元連接。
間接蒸發冷卻換熱芯體由板翅式圓管、臥式圓管或立式圓管中的一種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工程大學,未經西安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6603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