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業務數據處理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和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65853.6 | 申請日: | 2020-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9983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8 |
| 發明(設計)人: | 肖帆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寧云計算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8/38 | 分類號: | G06F8/38;G06F8/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萬慧達律師事務所 11111 | 代理人: | 劉艷麗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業務 數據處理 方法 裝置 計算機 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申請涉及一種業務數據處理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和存儲介質。該方法包括:獲取界面代碼中的目標匿名變量對應的輸入參數值;根據目標匿名變量確定業務邏輯代碼中對應的目標業務邏輯變量;根據輸入參數值賦值目標業務邏輯變量,得到賦值后的目標業務邏輯變量;對賦值后的目標業務邏輯變量進行邏輯操作,得到目標業務結果。采用本申請提供的方法能夠將業務邏輯代碼和界面代碼完全剝離從而提高業務處理效率。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業務數據處理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和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web前端開發包括界面代碼以及業務邏輯代碼,從界面代碼的輸入框輸入對應的參數值,將該參數值傳給業務邏輯代碼對應的變量中,通過一系列業務邏輯操作,得到最終的結果。例如,學生姓名這個數據,“小明”二字從界面代碼中的StudentNameInput對應的輸入框傳入,最終傳到業務邏輯代碼中賦值給對應的StudentName這個變量,經過一系列的業務邏輯操作,得到最終的結果。
然而,現有的web前端開發的界面代碼和業務邏輯代碼都出現了具體的變量,所謂具體的變量是指與業務邏輯相關的變量,這樣界面代碼和業務邏輯代碼緊耦合,一旦業務出現更新或者變化時,則需要重新更新界面代碼以及業務邏輯代碼,導致業務處理效率低。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能夠將業務邏輯代碼和界面代碼完全剝離從而提高業務處理效率的業務數據處理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和存儲介質。
一種業務數據處理方法,該方法包括:
獲取界面代碼中的目標匿名變量對應的輸入參數值;
根據目標匿名變量確定業務邏輯代碼中對應的目標業務邏輯變量;
根據輸入參數值賦值目標業務邏輯變量,得到賦值后的目標業務邏輯變量;
對賦值后的目標業務邏輯變量進行邏輯操作,得到目標業務結果。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業務數據處理方法還包括:根據目標業務結果獲取界面代碼中對應的結果展示匿名變量;將目標業務結果作為結果展示匿名變量對應的變量值,更新界面代碼,得到更新后的界面代碼;根據更新后的界面代碼在前端應用展示對應的業務結果。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獲取界面代碼中的目標匿名變量對應的輸入參數值,包括:獲取界面代碼,界面代碼包括至少一個初始匿名變量,初始匿名變量都存在對應的輸入位置;獲取目標輸入位置對應的輸入操作,根據輸入操作從至少一個初始匿名變量中確定目標匿名變量;將輸入操作對應的輸入值作為目標匿名變量對應的輸入參數值。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業務數據處理方法還包括:獲取界面代碼中的匿名變量;獲取業務邏輯代碼中的業務邏輯變量;根據預設規則建立匿名變量與對應的業務邏輯變量之間的關聯關系,得到匿名業務邏輯變量映射列表。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根據目標匿名變量確定業務邏輯代碼中對應的目標業務邏輯變量,包括:獲取匿名業務邏輯變量映射列表,匿名業務邏輯變量映射列表描述了界面代碼中匿名變量與業務邏輯代碼中對應的業務邏輯變量之間的關聯關系;根據匿名業務邏輯變量映射列表確定與目標匿名變量匹配的目標業務邏輯變量。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根據輸入參數值賦值目標業務邏輯變量,得到賦值后的目標業務邏輯變量,包括:將輸入參數值作為目標業務邏輯變量對應的變量值,得到賦值后的目標業務邏輯變量。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界面代碼的生成步驟包括:獲取第一界面代碼,第一界面代碼包括至少一個第一業務邏輯變量;獲取代碼更改指令,根據代碼更改指令將第一界面代碼中的第一業務邏輯變量更改為對應的匿名變量,得到界面代碼。
一種業務數據處理裝置,該裝置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寧云計算有限公司,未經蘇寧云計算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6585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