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無線通信的電子設備和方法、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65597.0 | 申請日: | 2020-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9577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華俊;劉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索尼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72/08 | 分類號: | H04W72/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高巖;陳煒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無線通信 電子設備 方法 計算機 可讀 存儲 介質 | ||
本公開提供了一種用于無線通信的電子設備、方法和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該電子設備包括:處理電路,被配置為:向至少一個網絡節點發送探測消息,該探測消息包括用戶設備的通信質量要求;從至少一個網絡節點接收響應于該探測消息的反饋信息,該反饋信息指示相應的網絡節點能夠為用戶設備提供的通信質量;以及基于該反饋信息確定用戶設備的無線資源接入方式。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無線通信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下一代無線網絡(Next GenerationWireless Network,NGWN)中的無線接入技術(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無線通信的電子設備和方法以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在NGWN中,集成了不同的RAT,以支持具有不同的服務質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的要求的各種用戶服務。例如,可以包括非地面網絡(Non-Terrestrial Network,NTN)、地面網絡(Terrestrial Network,TN)、終端直通(Device to Device,D2D)、WIFI等網絡模式。同時,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用戶設備(User Equipment,UE)能夠訪問多種網絡,并且用戶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
但是,接入網技術的異構性和用戶應用的多樣性對處于多種網絡的重疊覆蓋區域中的用戶的網絡選擇方案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更好地實現網絡選擇,以提高通信系統的性能和用戶體驗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在下文中給出了關于本發明的簡要概述,以便提供關于本發明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應當理解,這個概述并不是關于本發明的窮舉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圖確定本發明的關鍵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圖限定本發明的范圍。其目的僅僅是以簡化的形式給出某些概念,以此作為稍后論述的更詳細描述的前序。
根據本申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無線通信的電子設備,包括:處理電路,被配置為:向至少一個網絡節點發送探測消息,該探測消息包括用戶設備的通信質量要求;從至少一個網絡節點接收響應于該探測消息的反饋信息,該反饋信息指示相應的網絡節點能夠為用戶設備提供的通信質量;以及基于該反饋信息確定用戶設備的無線資源接入方式。
根據本申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無線通信的方法,包括:向至少一個網絡節點發送探測消息,該探測消息包括用戶設備的通信質量要求;從至少一個網絡節點接收響應于該探測消息的反饋信息,該反饋信息指示相應的網絡節點能夠為用戶設備提供的通信質量;以及基于該反饋信息確定用戶設備的無線資源接入方式。
根據本申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無線通信的電子設備,包括:處理電路,被配置為:向當前提供服務的網絡節點發送探測消息,該探測消息包括用戶設備的通信質量要求;從當前提供服務的網絡節點接收響應于該探測消息的反饋信息,該反饋信息指示相應的網絡節點能夠為用戶設備提供的通信質量;以及基于該反饋信息確定用戶設備的無線資源接入方式。
根據本申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無線通信的方法,包括:向當前提供服務的網絡節點發送探測消息,該探測消息包括用戶設備的通信質量要求;從當前提供服務的網絡節點接收響應于該探測消息的反饋信息,該反饋信息指示相應的網絡節點能夠為用戶設備提供的通信質量;以及基于該反饋信息確定用戶設備的無線資源接入方式。
根據本申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無線通信的電子設備,包括:處理電路,被配置為:接收用戶設備的探測消息,該探測消息包括用戶設備的通信質量要求;通過大數據分析估計網絡節點能夠為用戶設備提供的通信質量;以及將所估計的通信質量包括在反饋信息中發送給用戶設備。
根據本申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無線通信的方法,包括:接收用戶設備的探測消息,該探測消息包括用戶設備的通信質量要求;通過大數據分析估計網絡節點能夠為用戶設備提供的通信質量;以及將所估計的通信質量包括在反饋信息中發送給用戶設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索尼公司,未經索尼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6559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