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去毛刺的自動進給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64981.9 | 申請日: | 2020-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3147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6 |
| 發明(設計)人: | 陳超;徐迎賓;王皓;陳濤;談青權;石仙鶴;丁可可 | 申請(專利權)人: | 珞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21/00 | 分類號: | B24B21/00;B24B21/18;B24B2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銘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李績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毛刺 自動 進給 機構 | ||
本發明一種用于去毛刺的自動進給機構涉及一種自動化設備。其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生產效率高、效果好、使用安全的用于去毛刺的自動進給機構。本發明一種用于去毛刺的自動進給機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裝有機架,機架上安裝第一夾持機構和第二夾持機構,第一夾持機構和第二夾持機構上安裝有用于去毛刺披鋒的絨布帶,所述第二夾持機構連接有驅動機構,第一夾持機構連接有止回機構,第一夾持機構和第二夾持機構的一側設置有能夠形成水霧的潤濕排水機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自動化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去毛刺的自動進給機構。
背景技術
去毛刺工作是工業上很多零部件加工后的一道必備的工序,目前去毛刺多由人工手持工件,在一種圓形絨布上來回刮蹭,或使用棉毛輪旋轉擦拭進行去毛刺工作。
此兩種方案存在3種不足:(1)使用環形布帶進行去毛刺,需要頻繁的更換布帶,造成停機影響節拍和工作效率;(2)使用棉毛輪或羊毛輪進行加工時,碎屑和水漬的存在使輪沿固化,嚴重影響去毛刺的效果;(3)長時間的單一重復勞動和潤濕、碎屑工作環境會對操作工人的健康產生影響,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生產效率高、效果好、使用安全的用于去毛刺的自動進給機構。
本發明一種用于去毛刺的自動進給機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裝有機架,機架上安裝第一夾持機構和第二夾持機構,第一夾持機構和第二夾持機構上安裝有用于去毛刺披鋒的絨布帶,所述第二夾持機構連接有驅動機構,第一夾持機構連接有止回機構,第一夾持機構和第二夾持機構的一側設置有能夠形成水霧的潤濕排水機構。
本發明一種用于去毛刺的自動進給機構,其中所述底座上安裝有伸縮機構,伸縮機構包括導軌和伸縮氣缸,所述支架活動安裝在導軌上。
本發明一種用于去毛刺的自動進給機構,其中所述夾持機構包括帶有兩個導向片的可拆卸式夾緊塊,絨布帶放置在兩個導向片之間。
本發明一種用于去毛刺的自動進給機構,其中所述驅動機構采用步進電機、伺服電機或氣動驅動。
本發明一種用于去毛刺的自動進給機構,其中所述止回機構包括棘輪、棘爪和止回氣缸,止回氣缸帶動棘爪進行往復運動,棘爪與棘輪相配合,棘輪與第一夾持機構的轉軸同步轉動。
本發明一種用于去毛刺的自動進給機構,其中所述止回機構還包括橡膠摩擦塊,所述橡膠摩擦塊與棘輪的側面相接觸。
本發明一種用于去毛刺的自動進給機構,其中所述第二夾持機構上方設置有張緊機構。
本發明一種用于去毛刺的自動進給機構,其中所述張緊機構包括張緊氣缸和滾輪,張緊氣缸帶動安裝滾輪的支架運動。
本發明一種用于去毛刺的自動進給機構,其中所述第一夾持機構和第二夾持機構的上方分別設置有從動機構。
本發明一種用于去毛刺的自動進給機構,其中所述從動機構包括若干個能夠轉動的聚氨酯滾輪。
本發明一種用于去毛刺的自動進給機構與現有技術不同之處在于,本發明一種用于去毛刺的自動進給機構為模塊化設計,適用于自動化生產,相較于傳統的手工去毛刺方式,可大大提高生產效率;本發明的夾持機構可纏繞大量絨布帶,減少人工更換絨布帶次數和時間;本發明的潤濕排水機構可提高去毛刺效果,自動回收污水,改善工作環境,使工人在使用時更加安全。
另外,本發明的驅動機構為步進電機,可調節自動更換絨布帶的長度和速度,提高絨布帶利用率;本發明的張緊機構為氣缸驅動,可產生浮動張緊的效果,避免絨布帶過緊或過松,而影響去毛刺效果;本發明的止回機構可確保絨布帶纏繞方向,其橡膠摩擦塊可防止第一夾持機構送出過多絨布帶,減少浪費;本發明的伸縮機構可調整去毛刺作業區位置,提高去毛刺單元對不同尺寸刀具的適用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珞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珞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6498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