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風鈴草的植株再生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64880.1 | 申請日: | 2020-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7405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07 |
| 發明(設計)人: | 趙銀萍;杜國榮;孟長軍;宋旖;李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文理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A01G31/00;A01G24/12;A01G24/28 |
| 代理公司: | 西安啟誠專利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40 | 代理人: | 馮亮 |
| 地址: | 710065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風鈴 植株 再生 方法 | ||
1.一種風鈴草的植株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風鈴草種子用無菌水浸泡,待種子長出胚根后,將露出胚根的種子用0.2%H2O2滅菌2min~3min,然后將滅菌后的種子接種于水瓊脂培養基上萌發,得到帶有子葉和幼嫩真葉的幼苗,切下子葉或幼嫩真葉作為外植體備用;
或者將風鈴草種子播種于裝有85wt%泥炭、10wt%珍珠巖和5wt%蛭石的混合基質的育苗盆中萌發,得到帶有子葉和幼嫩真葉的幼苗,將幼苗用75%的酒精浸泡30s,用無菌水漂洗,再用10%的NaClO滅菌5min,無菌水沖洗,無菌吸水紙吸干表面水分,切下子葉或幼嫩真葉作為外植體備用;
步驟二、將步驟一中所述外植體置于含有TDZ、NAA和BA的MS培養基中,在避光條件下培養20天,獲得愈傷組織;
步驟三、將步驟二中所述愈傷組織經繼代培養后轉入光下培養,見光三天后愈傷組織開始轉綠,繼續見光培養;
步驟四、將步驟三中轉綠后的愈傷組織轉接到芽分化培養基上培養,分化出叢生不定芽,待不定芽長大至1cm~1.5cm時,分離不定芽并將分離的不定芽接種至生根培養基上進行生根培養,得到組培苗;
步驟五、將步驟四中所述組培苗移栽于草炭和沙的基質中,溫室生長,得到風鈴草植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鈴草的植株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所述水瓊脂培養基中瓊脂的含量為6g/L。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鈴草的植株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中含有TDZ、NAA和BA的MS培養基中TDZ的含量為1.5mg/L,NAA的含量為0.3mg/L,BA的含量為1.5mg/L。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鈴草的植株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所述繼代培養的時間為9天。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鈴草的植株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四中所述芽分化培養基為含有NAA和6-BA的MS培養基,芽分化培養基中NAA的含量為0.03mg/L,6-BA的含量為0.5mg/L。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鈴草的植株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四中所述生根培養基為含有AC、瓊脂和蔗糖的1/2MS培養基,生根培養基中AC的質量百分含量為0.1%,瓊脂的質量百分含量為0.6%,蔗糖的質量百分含量為2%,生根培養基的pH值為6.0~6.5。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鈴草的植株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五中所述草炭和沙的基質中草炭和沙的質量比為1: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文理學院,未經西安文理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6488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