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耐水煮紐扣樹脂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164774.3 | 申請日: | 2020-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5372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葉建國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浙江新紀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67/06 | 分類號: | C08L67/06;C08L91/06;C08L5/08;C08K13/04;C08K7/14;C08K7/28;C08K5/098;C08K5/526;C08G63/676;C08F283/01;C08F212/08;A44B1/02;B01J19/18;B08B3/10 |
| 代理公司: | 衢州維創(chuàng)維邦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82 | 代理人: | 徐衛(wèi)勇 |
| 地址: | 3233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水 紐扣 樹脂 制備 方法 |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耐水煮紐扣樹脂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投料前檢查各個系統(tǒng)和部件的狀態(tài),核對各原料的狀態(tài),順序依次投料;投料完畢后,加入相應的助劑和小料;升溫反應;真空并測定酸值;對稀;對稀完畢后調(diào)色并真空脫水;冷卻至取樣、檢測和雜質(zhì)過濾,投料步驟中的原料包括苯酐4000KG、順酐1150kg、丙二醇730kg、乙二醇400kg、二甘醇2580kg、亞磷酸三苯酯6kg、苯乙烯3700kg、石蠟3000g、對苯二酚900g、濃縮水90kg和助劑,所助劑組份按重量份數(shù)包括丙酸鈣10?20份、殼聚糖5?10份、玻璃纖維2?8份、微晶蠟2?10份、空心玻璃微珠2?8份、固化劑1?5份、萘酸鈷1?6份、色漿5?10份、珠光粉1?8份以及觸變劑2?10份,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本發(fā)明提高了紐扣樹脂的耐水煮性,同時提高了紐扣樹脂的耐沖擊性和耐磨性。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化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耐水煮紐扣樹脂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紐扣不僅能把衣服連接起來,使其嚴密保溫,還可使人儀表整齊,別致的紐扣,還會對衣服起點綴作用,因此,它是服裝結(jié)構(gòu)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紐扣從材質(zhì)到形狀以及制作工藝都越來越豐富多彩、美不勝收,樹脂紐扣是紐扣中的一大分類,它受到了大眾的一致好評,隨著服裝行業(yè)發(fā)展的日新月異,于是對耐水煮紐扣的關注與需求也逐漸加大,耐水煮性高的紐扣樹脂同樣也具有耐沖擊性高和耐磨性好的特點,但是,目前市場上的紐扣樹脂大多不具備這種特點,由此有必要做出改進。
發(fā)明內(nèi)容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耐水煮性好的耐水煮紐扣樹脂的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耐水煮紐扣樹脂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投料前檢查酯化反應釜各閥門、出水系統(tǒng)、真空緩沖罐各閥門的狀態(tài),核對各原料的品名和數(shù)量是否準確無誤,確認準確后按投料順序依次投料。
S2:投料完畢后,加入相應的助劑和小料,緩慢打開加熱油閥開始升溫,并注意觀察反應釜內(nèi)物料的反應情況。
S3:緩慢升溫至162±2℃出水,出水后保溫反應1小時,再升到206±1℃保溫,此過程需6小時左右,要勻速升溫,升溫過程控制塔頂溫度不超過103℃,在此溫度保溫3小時左右測酸值。
S4:當酸值在60~65mgKOH/g,開始真空,真空時間3~3.5小時左右,真空度-0.092Mpa以上,真空后酸值28~30mgKOH/g,合格后冷卻到180±1℃加對苯二酚和石蠟,繼續(xù)冷卻料溫至155±2℃,方可開始進行對稀,從加對苯二酚到開始對稀的這段時間不少于40分鐘。
S5:對稀前確保對稀釜內(nèi)已注入苯乙烯方可開啟對稀釜攪拌,然后開始對稀,對稀過程控制對稀時間和對稀釜料溫,對稀完對稀釜最高料溫在80~83℃,對稀時間控制在60~90分鐘。
S6:對稀完畢后加調(diào)色劑調(diào)色并保溫1小時,再冷卻至70~72℃左右真空脫水40分鐘,繼續(xù)冷卻至65℃左右取樣、檢測和雜質(zhì)過濾,
所述S1中的原料包括苯酐4000KG、順酐1150kg、丙二醇730kg、乙二醇400kg、二甘醇2580kg、亞磷酸三苯酯6kg、苯乙烯3700kg、石蠟3000g、對苯二酚900g、濃縮水90kg和助劑,所述助劑組份按重量份數(shù)包括丙酸鈣10-20份、殼聚糖5-10份、玻璃纖維2-8份、微晶蠟2-10份、空心玻璃微珠2-8份、固化劑1-5份、萘酸鈷1-6份、色漿5-10份、珠光粉1-8份以及觸變劑2-10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浙江新紀化工有限公司,未經(jīng)浙江新紀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64774.3/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