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二次電池、復合電解質、電池包以及車輛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64647.3 | 申請日: | 2016-09-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2415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2 |
| 發明(設計)人: | 高見則雄;吉間一臣;原田康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東芝 |
| 主分類號: | H01M10/0566 | 分類號: | H01M10/0566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欣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二次 電池 復合 電解質 以及 車輛 | ||
1.一種二次電池,其包含:
含正極活性物質層;
含負極活性物質層;
存在于所述含正極活性物質層及所述含負極活性物質層之間的復合電解質;以及
存在于所述含正極活性物質層及所述含負極活性物質層之間的隔膜,
所述復合電解質含有含鋰氧化物粒子和電解質組合物,所述電解質組合物含有包含鋰離子的有機溶劑和高分子,
所述含鋰氧化物粒子的利用N2的BET吸附法得到的比表面積為10m2/g以上且500m2/g以下,
所述隔膜保持包含鋰離子的有機溶劑或者所述復合電解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電池,其中,所述有機溶劑含有碳酸酯類。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電池,其中,所述碳酸酯類為選自由碳酸亞丙酯、碳酸亞乙酯、碳酸二乙酯以及碳酸甲乙酯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電池,其中,所述含鋰氧化物粒子為具有石榴石型結構的鋰離子傳導性氧化物固體電解質的粒子、及具有NASICON型結構的磷酸鋰固體電解質的粒子中的至少一者。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電池,其中,所述含負極活性物質層含有含鈦氧化物。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電池,其中,所述含鈦氧化物含有選自由尖晶石結構的鋰鈦氧化物、單斜晶系鈦氧化物以及鈮鈦氧化物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電池,其還包含具有第1面以及位于所述第1面的相反側的第2面的集電體;
具有在所述集電體的所述第1面上形成有所述含正極活性物質層、并且在所述第2面上形成有所述含負極活性物質層的雙極結構。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電池,其中,所述含正極活性物質層含有包含橄欖石結構的磷酸化合物及LixNi1-y-zCoyMnzO2中的至少一者的正極活性物質,其中0<x≤1、0<y≤1、0≤z≤1。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電池,其中,所述橄欖石結構的磷酸化合物用LixFe1-y-zMnyMzPO4表示,在此,M為選自由Mg、Al、Ti以及Zr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元素,0≤x≤1.1,0≤y≤1、0≤z≤0.2。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電池,其中,所述復合電解質進一步含有粘合劑,所述粘合劑包含選自聚偏氟乙烯及丙烯酸系粘合劑中的至少一種。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電池,其中,所述高分子包含選自聚丙烯腈、聚環氧乙烷、聚偏氟乙烯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種。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電池,其中,所述高分子在所述復合電解質中以0.2重量%以上且3重量%以下的量存在。
13.一種電池包,其包含一個或兩個以上的權利要求1~12中任一項所述的二次電池。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電池包,其還包含通電用的外部端子和保護電路。
15.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電池包,其具有兩個以上的所述二次電池,所述兩個以上的二次電池以串聯、并聯、或者將串聯以及并聯組合的方式電連接。
16.一種車輛,其中搭載有權利要求13所述的電池包。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車輛,其中,所述電池包回收所述車輛的動力的再生能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東芝,未經株式會社東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6464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