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山洪泥石流高隱患區監測預警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64256.1 | 申請日: | 2020-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2594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3 |
| 發明(設計)人: | 黃發明;劉梓軒;劉華贊;李文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昌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8B21/10 | 分類號: | G08B21/10;G08B25/08 |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涂志剛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山洪 泥石流 隱患 監測 預警系統 | ||
本發明涉及地質災害安全監測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山洪泥石流高隱患區監測預警系統,包括山洪泥石流高隱患區、山體定位監測桿、供電裝置、安全數據同步采集模塊、超小型雙列直插式信號接收發射器,安全數據同步采集模塊由電阻式應變片傳感器、水位壓力傳感器、水流壓力傳感器組成,采集模塊環繞排布在山體定位監測桿外側,固定所用預應力筋用錨索能主動穩固局部坡面,所述局部安全數據處理模塊將采集到的環境傳感數據及圖像信號進行消噪、放大、信號標準化處理后傳送到本地監測中心,本地監測中心對接收信息進行計算、判定后將信息傳遞給遠程網絡監控終端,進而在發生山洪泥石流災害時及時進行預警,并且達到加固局部地基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質災害安全監測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山洪泥石流高隱患區監測預警系統。
背景技術
山洪和泥石流是山區小流域水土物質快速輸移過程,爆發突然,破壞力強,往往造成毀滅性災害。活躍的地質構造、巨大的地形高差.季風氣候帶來的豐沛降雨、密集的人口分布和高強度的人類活動影響等因素的組合與疊加,使得山洪和泥石流廣泛發育于約占中國陸地面積2/3的山地,頻繁成災。
近年來由山洪和泥石流災害嚴重威脅廣大山區人民生命財產和重大工程安全,制約社會經濟發展。目前,在國內現有的實現對于山洪泥石流災害的安全自動化監測預警系統大多數判定因素都較為單一,山洪泥石流高隱患區監測區域監測網點排布不夠,覆蓋率不高,自動化程度較低,安全數據的整理分析更是難以達到工程的需要,且傳統的山洪泥石流監測預警的方法是在山區建立簡易的勘測點,采用簡易的勘測方法,即主要依靠人工勘測雨量及泥石流發生后的預警,勘測儀器技術含量不高,遇到惡劣天氣通訊卡頓,尤其是夜間監測預警工作難以實施。有鑒于此,山洪泥石流高隱患區監測預警系統的設計、研發、運營對山洪泥石流高隱患區的安全穩定至關重要。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我們發明了一種山洪泥石流高隱患區監測預警系統,該發明一方面構造簡單,操作簡便,警示效果明顯;另一方面,本監測預警系統不僅能起到主動穩固局部坡面的效果,同時也可以得到山體流通區的相關信息,實現多參數的同時監測,且裝置之間形成聯動效應,構成網絡模型,數據全面且較為精確,在山洪泥石流形成前及時預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適應現實的需要,提供一種山洪泥石流高隱患區監測預警系統,通過監測預警系統對待測山洪泥石流高隱患區主體各局部應力應變、水流沖擊、滑體水位線、滑體浸潤線數據進行實時監測,并根據實時數據進行不針對具體結構體安全性計算且主要描述災害危害能力的簡化計算(綜合考慮沖擊作用、淤埋作用和淹沒作用),計算出山體流通區任一計算網格的動量及最大動能,從而對山洪泥石流高隱患區以下的居民區、鐵路公路等實施遠程監測、快速預警及主動防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昌大學,未經南昌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6425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灰度顯示控制方法
- 下一篇:調節OLED拼接屏亮度的顯示裝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