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降低水稻米鎘的葉面肥、葉面肥的施肥方法及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63758.2 | 申請日: | 2020-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8436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4 |
| 發明(設計)人: | 向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玖恪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1/00 | 分類號: | C05G1/00;A01G22/22;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長沙市高新開發***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降低 水稻 葉面 施肥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農用肥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用于降低水稻米鎘的葉面肥,所述葉面肥由1?5重量份的黃腐酸鉀、5?25重量份的尿素和5?25重量份的磷酸二氫鉀組成。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葉面肥的施肥方法以及葉面肥在降低水稻米鎘上的應用。本發明提供的葉面肥能夠使超標農田的鎘降低37.9%,有效降低了鎘向籽粒中的轉運,且具有用量少,成本低廉,對土壤或農田環境無負面影響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用肥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降低水稻米鎘的葉面肥。此外,本發明還涉及一種葉面肥的施肥方法及其在降低水稻米鎘上的應用。
背景技術
鎘是一種有毒重金屬元素,對人體具有嚴重危害,進入人體后能在肝、腎、骨骼等臟器中累積,造成這些系統的損害,甚至導致癌癥。通常鎘在環境土壤中濃度很低,中國土壤鎘的背景值為0.096mg/kg,然而,隨著城市化以及工業化的進展,土壤鎘污染問題日益嚴重。2014年,國土部公布關于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主要數據成果的公報表明,約有5000萬畝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屬污染,其中鎘的點位超標率為7%。相較于其他重金屬,鎘更容易被作物根系吸收從而轉運至地上部分可食部位,而水稻是中國主要的糧食作物,全國60%以上的人口以大米為主食,鎘污染不僅會造成水稻的減產,農業經濟的損失,同時,鎘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對人體造成健康危害,所以中國對水稻糙米中鎘含量有嚴格的限制標準Cd<0.2mg/kg(GB2762-2017)。因此,糧食安全問題日益受到政府以及人們的關注,對水稻的安全生產迫在眉睫。
鎘污染土壤修復是指采取一系列技術清除土壤中的鎘或者改變土壤的理化性質,降低土壤中鎘的活性和有效態組分,恢復土壤生態系統的正常生產功能,減少土壤中鎘向農作物尤其是地上可食部分和地下環境轉移的過程。由于鎘在環境中相對比較穩定而且十分難以降解,所以將鎘從土壤中完全分離徹底控制是難以實現的。目前,主要的修復方法有幾大類。物理方法主要包括:客土、換土、深耕和電動修復法等,該方法具有效果徹底,穩定等優點,但是需治理的污染土壤面積大,實施復雜,費用高,且換過的土壤堆放也是一個問題,實際修復難以推廣;化學方法主要包括:淋洗、固化穩定、氧化還原等,該方法見效快,效果好,但是鎘容易再度活化,同時,有些化學試劑本身也是一種污染物,加入土壤環境易造成二次污染;農業措施包括:改變耕作制度、調整作物品種、替代種植不進入食物鏈的植物等,該法操作容易,花費較低,但是周期長,效果不顯著,且中斷了水稻生產,農民不易接受也難以推廣;利用超累積植物對土壤鎘進行提取也是一種成本低廉,環境友好的技術,但是目前也存在如地上部分生物量小、受季節限制、不具有再利用價值,經濟效益差等缺點。因此,研究開發用量少,成本低廉,效果顯著以及對土壤或農田環境無負面影響的降鎘技術是目前我國水稻安全生產的關鍵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用于降低水稻米鎘的葉面肥、葉面肥的施肥方法及其應用,該葉面肥用量少、成本低廉,能夠有效降低糙米中的鎘含量,且對土壤或農田環境無負面影響。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種用于降低水稻米鎘的葉面肥,該葉面肥由黃腐酸鉀、尿素和磷酸二氫鉀組成,各組分的含量如下:
優選地,各組分的含量如下:
第二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葉面肥的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所述葉面肥與水混合后,噴施在水稻葉面上;以重量份計,所述葉面肥由1-5份的黃腐酸鉀、5-25份的尿素和5-25份的磷酸二氫鉀組成。
優選地,以重量份計,所述葉面肥由1-2份的黃腐酸鉀、5-10份的尿素和5-10份的磷酸二氫鉀組成。
進一步優選地,混合過程中,所述葉面肥與水的質量比為1:400-500。
優選地,所述噴施過程包括兩次;在水稻孕穗期進行第一次噴施,在水稻齊穗期進行第二次噴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玖恪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湖南玖恪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6375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