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顯示裝置和驅動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63553.4 | 申請日: | 2020-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5069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8 |
| 發明(設計)人: | 肖守均;周充祐;林子平;李劉中;張雪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G3/32 | 分類號: | G09G3/32;G09F9/33 |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李發兵 |
| 地址: | 402760 重慶市璧***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示裝置 驅動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顯示裝置和驅動方法,顯示裝置包括:包括:多個數據驅動芯片和至少一個掃描驅動芯片;顯示面板,顯示面板包括多個顯示區,每個顯示區均由至少一個數據驅動芯片和至少一個掃描驅動芯片驅動,且驅動同一個顯示區的數據驅動芯片和掃描驅動芯片布設于該顯示區的不同側邊。該顯示裝置,通過將顯示面板分為多個顯示區,且每個顯示區由至少一個所述數據驅動芯片和至少一個掃描驅動芯片驅動,實現了顯示面板的多邊驅動,進而能夠減少單個驅動芯片的功耗,便于整體布局優化,提升畫質均勻性,同時還能夠提高抗工藝風險能力差,減少或避免大面積的LED燈不能正常工作情況的出現。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顯示裝置和一種驅動方法。
背景技術
物聯網時代的顯示傳輸無所不在,汽車后擋風玻璃界面顯示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通過在汽車后擋風玻璃顯示信息的方式,可實現諸如廣告標語顯示,應急突發情況告知等功能,以便利為后方的汽車提供信息。
在現有技術中,部分汽車會通過在后擋風玻璃上設置LED顯示裝置,用于向后方顯示信息;但由于現有汽車上的LED顯示裝置均采用單邊驅動的方式,該驅動方式存在著數據驅動芯片Data IC集中在一側,不利于整體布局,對IC的推力要求高,導致整體功耗過大,對汽車的電源要求較高;單條Data線過長,線上串聯LED數量多,導致距IC較遠端線阻大,驅動電流小,造成LED亮度不均勻;單條Data線斷路或Data線之間的短路會造成大面積LED不能正常驅動的問題,其極大影響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顯示裝置,以減少單個驅動芯片的功耗,方便整體布局優化,提升畫質均勻性,提高抗工藝風險能力差,減少或避免大面積的LED燈不能正常工作情況的出現。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驅動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包括:多個數據驅動芯片和至少一個掃描驅動芯片;顯示面板,所述顯示面板包括多個顯示區,每個顯示區均由至少一個所述數據驅動芯片和至少一個所述掃描驅動芯片驅動,且驅動同一個顯示區的所述數據驅動芯片和所述掃描驅動芯片布設于所述顯示區的不同側邊。
作為一個示例,所述數據驅動芯片的數量為2個,分別記為第一數據驅動芯片和第二數據驅動芯片,所述掃描驅動芯片的數量為1個,所述顯示面板包括2個顯示區,分別記為第一顯示區和第二顯示區,其中,所述掃描驅動芯片用于驅動所述第一顯示區和所述第二顯示區中的掃描信號;所述第一數據驅動芯片用于驅動所述第一顯示區中的數據信號,所述第二數據驅動芯片用于驅動所述第二顯示區中的數據信號。
作為一個示例,所述數據驅動芯片的數量為2個,分別記為第一數據驅動芯片和第二數據驅動芯片,所述掃描驅動芯片的數量為2個,分別記為第一掃描驅動芯片和第二掃描驅動芯片,所述顯示面板包括2個顯示區,分別記為第一顯示區和第二顯示區,所述第一顯示區分為第一子顯示區和第二子顯示區,所述第二顯示區分為第三子顯示區和第四子顯示區,其中,所述第一掃描驅動芯片用于驅動所述第一子顯示區和所述第三子顯示區中的掃描信號,所述第二掃描驅動芯片用于驅動所述第二子顯示區和所述第四子顯示區中的掃描信號;所述第一數據驅動芯片用于驅動所述第一子顯示區和所述第二子顯示區中的數據信號,所述第二數據驅動芯片用于驅動所述第三子顯示區和所述第四子顯示區中的數據信號。
作為一個示例,所述數據驅動芯片的數量為2個,分別記為第一數據驅動芯片和第二數據驅動芯片,所述掃描驅動芯片的數量為2個,分別記為第一掃描驅動芯片和第二掃描驅動芯片,所述顯示面板包括2個顯示區,分別記為第一顯示區和第二顯示區,其中,所述第一掃描驅動芯片用于驅動所述第一顯示區中的掃描信號,所述第二掃描驅動芯片用于驅動所述第二顯示區中的掃描信號;所述第一數據驅動芯片用于驅動所述第一顯示區中的數據信號,所述第二數據驅動芯片用于驅動所述第二顯示區中的數據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6355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