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載電話智能控制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63386.3 | 申請日: | 2020-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4643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緒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緒進 |
| 主分類號: | H04W4/48 | 分類號: | H04W4/48;H04W4/80;H04M1/72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龍***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載 電話 智能 控制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車載電話智能控制系統,所述系統包括電話智能控制器、手機藍牙信號、車輛電源、耳機控制信號、個性化耳機和車載音響系統;所述車輛電源為電話智能控制器提供電源;電話智能控制器檢查是否有手機藍牙信號及耳機控制信號,通過預定程序將手機藍牙信號輸出到個性化耳機或車載音響系統,本發明避免了單一的車載電話通話功能,從根本上解決了在駕車過程中邊接聽電話邊開車的危險行為,提高行車安全,有效保護了電話通話內容隱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車載電話智能控制系統,尤其是一種將手機藍牙信號轉換到個性化耳機或車載音響系統的車載智能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在汽車中,通常由原車配置音響系統的藍牙設備與手機的藍牙進行連接,當在車上接打電話時,通話內容車廂里的所有人都可以聽到,通話內容個人隱私無法保障。
為了緩解這一情況,為了保護在車廂的通話隱私,通常將電話轉換到手機接聽,這樣又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條例明確規定:在車輛行駛中駕駛員不能撥打接聽手持電話、觀看電視等妨礙安全駕駛的行為;或是將車輛停靠在路邊接打電話,導致安全事故的時有發生;
原車配置的音響系統,其結構如圖1所示,該系統包括手機藍牙信號接收器(2)、信號控制器(1)、其他信號(3)、和喇叭(4),其中,信號控制器(1)優先檢測是否有手機藍牙接收器信號(2)、如果有手機藍牙接收器信號(2)、直接輸出給喇叭(4),如果沒有手機藍牙接收器信號(2)、則檢測其他信號(3)、后直接輸出給喇叭(4),盡管上述系統可以實現在行車過程中不用雙手接打電話的要求,但是通話隱私性無法保障,且功能單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車載智能控制系統,充分利用個性化耳機及車輛原有的音響系統,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轉換。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車載智能電話控制系統,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檢測有沒有手機藍牙信號,如果沒有手機藍牙信號,繼續檢測手機藍牙信號,如果有手機藍牙信號,則轉向步驟2;
步驟2,檢測有沒有耳機控制信號,如果有耳機控制信號,則轉向步驟3,如果沒有耳機控制信號,則轉向步驟4;
步驟3,將手機藍牙信號輸出給個性化耳機;
步驟4,將手機藍牙信號輸出給車載音響系統。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車載智能控制系統,包括電話智能控制器、手機藍牙信號、車輛電源、耳機控制信號、個性化耳機和車載音響系統;
所述電話智能控制器、手機藍牙信號、耳機控制信號、個性化耳機和車載音響系統以上的連接都是采用無線連接;
所述的車載電話智能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車輛電源為車輛啟動電源。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原車配置音響系統結構組成框圖;
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的智能電話控制系統的結構組成框圖;
圖3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的智能電話控制系統的控制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的智能電話控制系統的結構組成框圖。本實施例中的智能電話控制系統包括電話智能控制器1、手機藍牙信號2、車輛電源3、耳機控制信號4、個性化耳機5和車載音響系統6。其中所述電話智能控制器1、手機藍牙信號2、耳機控制信號4、個性化耳機5和車載音響系統6以上的連接都是采用無線連接;
所述的車輛電源為車輛啟動電源。
基于上述系統的控制方法如圖3所示,具體步驟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緒進,未經李緒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6338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